有言如玉 | 迈向星辰大海前,先建个月球基地吧

来源:观察者网

2014-10-31 16:01

10月24日,中国“嫦娥5号T1”绕月返回试验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8日抵达近月点,其返回舱将按计划将于今日(31日)返回地球。这次任务是我国飞行器首次绕月自主返回。随着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也许是时候想象一下最初的月球基地是什么样子的了。本文选自《超越广寒——月球开发的迷人前景》,王家骥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感谢网友@小伍602推荐。

很多人看过科幻电影,那里面的月球基地一般有个透明的圆拱顶,或者是座白色的圆形建筑,建筑物有空气、流水,还有花草、树木和动物。也许,到了将来月球全面开发阶段,真的会出现这种景象,可是,这绝不会是月球开发初期的月球基地。

万事开头难。在月球开发的初期,建造月球基地所需的所有建筑材料只能从地球上运去。为了尽可能减少费用,这样的月球基地肯定只能满足其中的人员维持生存和工作的最基本的需要,绝不会有任何更多的甚至是奢侈的设施。这样的一个基地,实际上跟现在的空间站差不太多。

于是,有人提出了这样一种方案,即像建造空间站一样,用航天飞机或货运飞船把建筑模块带到地球附近的低轨道上,在那里组装成未来的月球基地。然后,用一个小型火箭,将它推入飞向月球的轨道。这个月球基地到达月球附近以后,与原来已经在那里环绕月球飞行的着陆器相连接,依靠这个着陆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于是,一个安全、自给、实用的月球基地就建成了。

跨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就可以利用月球上的资源就地取材建造新的基地。不过,一些专家认为,地球上所用的那一套建筑工艺方法通常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而水在月球上是极其稀罕的。因此,有些专家提出了一些不用水的建筑方法。例如,一位伊朗建筑师发明了一种新方法,用太阳能融化月球的土壤,烧制成一间陶瓷房子。

月球上的气候非常极端,表面的温度变化极其剧烈,还日夜受到宇宙射线的轰击。于是有人提出,为了防止月球基地中的人员受到日夜极端温差的影响和宇宙射线的伤害,索性把月球基地建造在地下的洞穴或隧道里。

月球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土壤,其成分与地球上的土壤不同,它不含任何有机腐殖质,也不含一点点水分。这层浮土主要由很小的颗粒组成,但说不定在什么地方也会夹杂一些直径达一二米的较大岩石。这层浮土的厚度各处不一,在月海中大约厚几米,在某些高原地区则可厚达10米以上。

月球土壤因其疏松,有着极好的保温性能,能有效地阻止极端温差和太空辐射对人的致命影响。日本科学家提出在月球上建造地下建筑的“巢穴法”,就是在月球表面挖掘一条大约5米深的隧道,里面放一个直径3米的圆筒形电动加热器,在隧道上覆盖大约2米厚的月球土壤,把圆筒壁加热到1200℃,紧靠圆筒的月球土壤便会熔化,成为像玻璃那样的液体。液体冷却以后,会形成数厘米厚的壳,盖在隧道上。这层壳可以防止辐射伤害,人居住其中会很安全。

有一些太空地质学家认为,在月球的某些火山口下面,近千米深的地下,会有一些巨大的洞穴,它们是月球地质史上的火山运动形成的。因为月球内部现在已经冷却下来,这些火山早已不再活动,人们可以利用这些洞穴建立月球地下基地。

地球上,人类已经在逐步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中国一些大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结合地铁的建造,也正在兴起。

有专家预言,到21世纪末,将有1/3的人在一昼夜的不同时间里到地下去活动。深层超大型城市地下综合体很可能不久就会出现。在21世纪里,人们将会努力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理论,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理论保证。

(小编打断一下:深层超大型城市地下综合体已经不是科幻了。据报道,世博园区地下将建77万平方米城市综合体,点击见大图。)

随着新观念和新技术的应用,地下空间过去给人的那种阴暗、潮湿、封闭的感觉,将会得到彻底改变。借鉴人类在地球上开发地下空间的经验,把月球基地建在月球的地下,也许不失是一种富有创意的选择。

感谢@上海科教社 - 科学人文

快来关注“有言如玉”的微信账号:【yubook2014】,扫一扫二维码,更多精彩等着您。

 

【“有言如玉”征稿】

书到众人推,您在读书过程中翻到任何犀利的、有趣的、精彩的短小篇幅,都欢迎拍下投稿“有言如玉”栏目。无论理论的、历史的、文学的、娱乐的、甚至漫画,无论门槛,只要言之有物,来者不拒。(邮箱:zhuanlan@guancha.cn),被采纳者我们将奉上微薄稿费。

责任编辑:凌木木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哈马斯得到美方保证”?以官员威胁:不会同意

国际刑事法院忍无可忍:再威胁试试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

“美军还没撤,俄军就把这里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