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一唯:日本宣告“宽松教育”失败,赞同素质教育的都该看看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8-06 08:26

尤一唯

尤一唯作者

庆应义塾大学法学博士生

几天前,日本文部科学省(等同于我国教育部)发布了2020年起将在小中高学校依次实施的新“学习指导要领”,新要领大量增加了学校课程的课时和内容,被人们解读为告别“宽松教育”(ゆとり教育)的宣言。

按照日本每10年修订一次课纲的惯例,“宽松教育”已经经过了两次“转向”。2011年,日本对“宽松教育”开始进行微调,最近这一次算是彻底叫停。外界对此解读为“宽松教育”下产生的“宽松世代”(ゆとり世代)——87-96年出生的这一代——被日本政府默认为是政策反复之下的失败品。

那些“宽松世代”们

所谓日本的“宽松世代”指的是接受2003年起新实施的“学习指导纲领”(大规模削减了课程内容和学习时间)的一代学生,出生在1987年之后的学生是第一批接受新的“宽松教育”的“实验品”。但1994-96年出生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便全程接受“宽松教育”,有时也称他们为纯正的“宽松世代”。(下图)

注:红色为“宽松教育”,黄色为过渡阶段,绿色为理科部分的脱离“宽松教育”,蓝色为脱离“宽松教育”。

“宽松教育”的提出,有这么几个背景,一是对过去填鸭式教育下学生压力太大的醒思,政府响应号召减负减负。二来,日本社会少子化现象和大学扩招叠加,大学入学率提升,几乎达到零淘汰入学,没必要搞填鸭教育。

上图可见,18岁人口和高校毕业生数量减少到人口峰值的一半左右,而大学录录取人数逐年增多,大学入学人数达到过去的三倍多,现已是全员上大学的年代。

“宽松教育”下,原本周末要上课的紧绷教育环境,一下子松弛下来。严格规定学生一周只上五天课,还要安排综合学习时间,通俗点说,就是让大家玩。这还不够,不仅课时减少,课程的内容也大为削减。

日本流行J-Pop乐团以桑田佳佑为主唱的南方之星(Southern All Stars)在新曲《ピースとハイライト》(Peace and highlight)中就有那么一段歌词来嘲讽日本历史教育的现状:

“教科书讲到现代史之前就结束了,可那才是我们最想了解的啊,究竟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因为日本高中教的日本史分成日本史A(近现代为中心)和日本史B(古代开始的通史),除了部分国立大学以外,大多数大学不提供日本史A的考试,只考有关古代史的日本史B,这也许有避免争议的考虑。不列入考试内容,大家自然不会去认真学习。结果年轻一代更加淡忘日本近代的教训和侵略邻国的历史。对此,有部分保守人士不以为意,竟然以日本学生历史知识的匮乏来谴责邻国进行的爱国主义洗脑教育。

学生是“宽松”了,但日本的基础教育也垮了。这一代人被外界打上了脑袋空空、目中无人、胸无大志、唯唯诺诺等标签。

日本某综艺节目甚至恶搞了一期智力问答来嘲笑“宽松世代”部分高中生对基本常识的无知。(下图)

虽然一概而论有失偏颇,但也反应了某种事实。

“宽松教育”下的乱象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筹划的、对全世界15岁学生学习水平进行的测试。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简称PISA)排名中,日本的学生连年败下阵来。中国上海地区的学生年年位列第一、而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学生的表现也普遍优于日本。这被认为是由于实行“宽松教育”的结果之一。

此外,“宽松世代”们的课堂表现也堪忧。没有了学业压力,怪物小孩(monster children)开始成为日本校园中热门的词汇。尽管媒体不敢公开说,但学校中老师被学生欺负或被学生无视随处可见。

笔者有一位同学,兼职任教于日本某著名大学附属女子高中。某次笔者路过探望,发现他孤零零地站在讲台上对着空气讲话。而下面的女学生乱成一团,有的在化妆、有的在滑手机、有的干脆拿出午餐、零食大大方方地吃了起来。嬉笑吵杂、俨然把教室当成了游乐场。

最后,“宽松教育”还扩大了教育不平等。有人戏谑地把日本高中生分为“直升梯学生”、“扶梯式学生”和“楼梯式学生”。

上面女子高中的学生就是“直升梯学生”。他们从小学开始就读于系列学校,即便不学习都能进入该系列学校顶端的某所顶级私立大学。只有在选择大学系别和专业时,成绩才能派上用场。这类私立系列学校的学费高得惊人,换算成人民币大约要每年十万元左右。也就是说,“直升梯学生”都属于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生胜利组”。那么家庭条件不如他们的学生怎么样呢?

一种出路,是在中考时努力考上系列大学的附属高中——只要家里负担得起高额的私立高中学费。从此高中阶段便不用努力了,被称为“扶梯式学生”。不用在高中阶段努力学习了。

而剩下的初中成绩差强人意,或是家里条件不好的孩子,就只能像走楼梯那样,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去考大学。

问题是,他们考得上吗?

由于学校教育宽松,学生“吃不饱”。现在的日本,已经到了不上校外私塾就无法考上好大学的地步。

根据日本对高中毕业生的调查,考上东京大学的学生85%上过私塾,而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一桥大学等日本著名大学这个比例高达95%。日本私塾正是借着“宽松教育”推行的东风,才得以迅猛发展。这反映出了普通学校教育质量的低下,也体现了家长也对“宽松教育”的不安。

根据文部省的统计(下图),日本学生的“学校外教育费”(主要是私塾和补习班)平均达到学费总额的50-70%,且公立学校学生明显高于私立学校。没有条件上私塾孩子,大多要接受大学落榜的命运。讽刺的是,这恰恰又与文部省强调平等的教育政策有关。

由于文部省强调教育机会均等,严格要求学校对学生学习进度一视同仁,反对对学生加以分类。因此学校不能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进度进行个性化的高中、大学应试辅导。有经济条件的学生只能将提升学力的希望放在了针对性强、个性化的私塾上。另一方面,由于私立的学校受到的相关限制少,更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应试对策。这就理解为什么私立学校的课外学习支出要少于公立学校了。

风中婆娑解读:
宽松教育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除此以外没看到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宽松世代”的未来并不宽松

此次文部省承认“宽松教育”的失败,对于“宽松世代”而言实在太过残忍,但实际上所谓的“宽松世代”从小的日子一直就命运多舛。他们无法像父辈人那样享受高速经济成长带来的好处,更无法和80年代末90年代初踏进社会的“泡沫经济”一代相提并论。当时由于日本泡沫经济冲到顶峰,人才市场完全处于毕业生的卖方市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80%以上。

“宽松世代”的童年生活是在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不景气和不安定的社会状态之中渡过的。在行将踏入社会时又碰上次贷危机引发的就业“冰河期”,据说2010年毕业的日本大学生之中,每七人就有一人选择“留级“,期待来年就业市场好转后再度求职。踏入社会后,他们又必须面对不稳定的雇佣状态和日本20岁-29岁年轻人平均收入年年下降的穷忙(working poor)现实,而现在所幸被国家承认是实验的失败品。

回想当年,日本教育也曾是邻国竞相模仿的对象。中国也曾在20世纪初兴起了留学东洋的热潮,当年的留日学生中涌现了一大批改变近代史的人物。同样的,在西方发达国家,日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也曾备受赞誉,日本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优秀的中层管理人员以及高素质的劳动者被认为是日本经济奇迹的最大原因。

但随着日本走入“失去的二十年”的颓靡之中,日本的教育除了能引起邻国关注的教科书问题之外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日本近代以来一直引以为豪的基础教育也是去了往日的魅力,而是和校园霸凌、学级崩坏和学力低下这些负面词汇相伴。

日本的教育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这或许不是日本教育孤立的问题,而是日本完成对西方的“赶超模式”之后所爆发的综合症候。教育是否只是一味满足于“赶超模式”而难以适应多变的全球化世界的日本社会的一个缩影呢。

花小驴解读:
以前不懂事,一直批评应试教育。我自己的教育经历也因此一波三折。没有刻苦努力得到的基础知识储备,谈什么颠覆什么创新,都只是天马行空不自量力而已!!切肤之痛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钟晓雯
日本 教育 素质教育 减负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最后通牒?以色列放话“要么签,要么打”

“这把火怎么点着的?”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