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边的渔夫:阿里此时回香港,看中了什么?

来源:观察者网

2019-12-08 08:39

长江边的渔夫

长江边的渔夫作者

证券行业观察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长江边的渔夫)

11月26号,对于港交所而言是个特殊的日子,特殊是因为近十年来最大的一笔IPO在港发行了;对于阿里巴巴而言更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终于“回家”了。

截止到本周五(12月6日)收盘,阿里的总市值已经稳稳地超过了四万亿港元。

时间回到五年前,阿里选择纽交所上市,阿里和国内交易所无缘,中国股民也因丢失投资机会而深感遗憾。而如今,随着阿里的回归,这些遗憾也会随风而逝。回首阿里的峥嵘岁月,阿里这些年的战略布局、业务扩张、人才引进和技术更新,以及这次在港交所的上市,既是见证过往发展的里程碑,也是公司新征程的开始。

阿里为何依然看重港交所这一平台?

虽然被伦交所拒绝,但港交所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仍然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

2018年,港交所发出25年来最颠覆也最具争议的新股改革方案: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赴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不要求盈利。改革效果立竿见影,大批新经济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涌向香港。同年,港交所以218家上市公司、2880亿港元的融资额成为全球IPO市场无可争议的双料霸主。这也为阿里回归提供了便利。在全球公开募股(IPO)市场的较量中,港交所在过去10年中有6年排名第一。

为什么港交所有这么大的能量?因为香港是国际商业中心,是连接国际合作项目的枢纽城市。在外资眼中,香港金融体系为他们提供了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最重要、最可靠的平台。换而言之,一个近在咫尺的资金池,源源不断地向内地企业提供国际优质资本。就此而言,如果立足于中、短时段的发展趋势来看,香港的金融体系还将会是内地金融的一个重要资金池。尽管目前尚且受到时局动荡的影响,但是未来的局势不明朗,也不过分悲观。

对于阿里和港交所而言,这波操作带来了双赢的局面。一方面可以提高港交所的成交量,另一方面意味着“同股不同权”的新政取得了重大突破,政策壁垒不再成为拦路虎,将来会吸引更多科技类企业赴港上市。而对于阿里来说,虽然公司并不缺钱,但在香港上市为其打通了新的融资渠道,融资结构与融资成本将进一步优化。且目前中国互联网行业颇有“一超多强”的格局,为了扩大既有优势,巩固基本盘,阿里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跨行业与跨地域的整合,才能在面对同行以及后起之秀的竞争的时候,立于不败之地。

还有就是对阿里耿耿于怀的中国股民,那些年看着阿里在美股“涨涨涨”却不能买的日子终于到头了。相信不久以后,阿里也会纳入沪港通、深港通,中国股民做阿里股东的日子会越来越近。

虽说有上述优势,不过我们还得不由地问一句:阿里在这个特殊时期回归香港,真的好吗?

香港也是东南亚的“离岸”金融中心

众所周知,新加坡与香港都具备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都曾经有过作为英国殖民地的经历, 都有着高效的营商环境和累积多年的贸易经验及伙伴。但是从目前的两地情况看,香港更胜一筹。

首先,香港拥有世界级的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更加重要的优势,就是透明、宽松、迅捷的信息流通环境。根据瑞信报告称,在香港财富超过1亿美元的高净值人士有853人,而这个数字几乎是新加坡的两倍。更有说服力的是由英国智库Z/Yen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从2007年开始,每半年发布一次全球金融指数,从数据中可以看到,香港几乎年年超过新加坡,而且在2017年之后,香港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其次,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第一名和第二名一直由纽约和伦敦争夺。而多年来屈居第三的香港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别和这两个金融中心互补。空间上,“纽约-伦敦-香港”三个金融中心,分别对应美洲、欧洲、亚洲三个地理区域,三大全球顶级金融中心的格局形成。时间上,三地时区相互衔接,纽约下班,香港开市,香港下班,伦敦开始上班,三座城市可以保证全球金融24小时运作。

最后,香港依托于中国内地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经济体为靠山,且仍然在以较高速度增长的经济体,这是新加坡所不具备的。香港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完备,透明度极高,靠近内地,内地很多巨无霸公司也更倾向于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从这三个角度看,香港已经在与新加坡的缠斗中胜出。

如此坚定的金融地位,阿里选择显然是对的。而且阿里一直有全球化的计划,并将东南亚作为突破口,而如今的东南亚和当年我国改革开放的时期一样,有着深厚的人口红利和互联网潜力,这一点使得许多互联网巨头都把东南亚作为全球化的首选。而别忘了,香港也是东南亚的“离岸”金融中心,因而此次阿里选择回归香港二次上市,也会对其东南亚的业务有所助益。

香港拿什么来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上面说的是过去的状态,我们再来看看当下。

连续数月以来的香港动荡局势,不仅严重打击当地的零售、餐饮和旅游业,也使得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面临诸多挑战。而正如金政委所说,现在香港经济能依靠的可能就是金融业了

首先,我们来看证券市场的情况。证券市场可以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两个角度。先看前者,贸易战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在看到中方做出美意愿下的根本性的改革之前,要停止所有中国企业在美国IPO”,贸易战持续发酵给中国企业赴美国上市蒙上一层阴影。在赴美上市可能受限的情况下,香港成为中国企业吸收国际资本的重要资金池。2019年数据截至2019年7月末从IPO募资额看,2008年至2019年7月末,中国企业在内地资本市场、香港资本市场、美国资本市场的IPO募资总额分别为3148.2亿美元、1538.49亿美元、 457.95亿美元。从融资规模上看,对于内地企业而言,除了本土的融资渠道,更多的是倾向于香港。

再看二级市场,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不断开放,两地的资金交流也越来越密切。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内地流向香港)和北向资金(香港流向内地)分别达到了9366亿元和10255亿元。两地的活跃资金流通数量非常大。可见,香港与内地互为重要的投资伙伴,香港与内地的双向投资资金是香港建设国际资金集散中心的重要基础。

第二,香港也是内地接受外商直接投资(FDI)最大的来源地,且占比不断增长。商务部数据显示,2001年来自香港的FDI占内地整体的比重为33.66%,随后该比例不断增长。2018年,内地接受香港的FDI为899亿美元,占总量(1349.7亿美元)的66.61%。2019年上半年,内地接受香港FDI为500.9亿美元,占比已经超过了70%。内地整体接受的FDI来自香港的比重非常之高,主要原因在于香港作为外商直接投资内地的重要平台,存在大量的国际资本过境投资。香港是内地接受直接投资最大的来源。

第三,上文中提到的纽约和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前者依赖发达、体量较大的国内经济体,而后者依赖整个欧洲市场;而香港自身的经济体小,所以香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要祖国的大力支持。可以说,没有内地的支持,香港在与纽约、伦敦等老牌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中绝无任何优势。就此而言,我们也可理解为何修例风波后,一些资本集团对港交所的前途表示忧虑。

而行文至此,不得不再提一句。网上有人提出:让香港金融“自生自灭”。根据以上三点,这样的观点简直是情绪化的无稽之谈。香港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内地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内地企业获得国际资本支持的重要渠道;而内地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资金集散中心、金融定价中心与金融信息中心)的重要支持。所以,香港金融绝不是孤立的个体。

责任编辑:朱敏洁
阿里巴巴 香港 上市 港交所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