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鹏鲲:联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铁路均由中国建造 非洲新闻不该悄无声息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8-20 07:51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余鹏鲲】
当地时间7月30日上午10点20分一列名为“非洲之傲”的旅游列车穿越印度洋畔的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途经赞比亚、刚果民主共和国行程约4300公里后成功抵达大西洋沿岸的安哥拉港口城市洛比托。
从此非洲的腰环上,两个世界的大洋间,将有一条带动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动脉。而这条动脉正是依托于中国政府援建的坦赞铁路以及中国铁建承建的安哥拉本格拉铁路。
此次新线路的开通将坦桑尼亚、赞比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安哥拉四国铁路首次联通在一起,国内媒体也给与了广泛的报道。美中不足的是国内的相关报道不仅少,而且稍欠深度。
横贯非洲东西的铁路
纵观世界历史,任何能够连接两大重要海域的运输通道,都一定会影响地缘政治和海洋运输。而任何国家能完成这样的工程都值得在历史上记上一笔。
连接大西洋与地中海的直布罗陀海峡曾经让英国和西班牙争夺了数百年,而联通北海和大西洋的英吉利海峡是英国的自然屏障,美国不惜冒着战争风险也要策动巴拿马独立从而修建巴拿马运河……
除此之外,连接北冰洋和太平洋的白令海峡、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马六甲海峡、连接波斯湾和阿拉伯海的霍尔木兹海峡、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哪个不是国际新闻报道中的焦点和热词。
而中国修建的这条铁路,将上承古丝绸之路的文明互鉴、对话和平的精神,加强地区国家之间的团结和经贸往来。从长期来看其影响不会小,而且这条铁路的成功将促使世界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跨国运输工程的正面效应。
之所以国内舆论尤其是非官方媒体对于该铁路的修通不够重视,引起的讨论也比较少,笔者认为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是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大陆国家,海洋意识不深。这就使得人民对周边国家发生的事件比较关心,对很多遥远国家的情况比较冷淡。
二是受传统心理和西方宣传的影响,国内舆论对非洲误解多、演绎多,关注少、思考少。
这种舆论上的漠视与中非关系的重要性是不相称的。
多数非洲国家是中国传统的稳定的友好伙伴
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了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及驱逐蒋介石伪政权代表的斗争。
因为美国的阻挠,斗争经历了多次反复。在长达近十年的斗争中,部分非洲国家独立于苏、美两大阵营,始终以不结盟的中立身份坚定的支持中国,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铁票”。
虽然最终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投票结果中,按大洲算,非洲并不是投票数最多的,也不是洲内比例最高的。但是非洲国家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地位的重要作用却不可小看。
1971年7月,美国同日本炮制“双重代表权”,即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入联合国,但保留“中华民国”的代表权。这一阴险做法意在利用很多国家对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缺乏理解的情况下,为制造法理上的“两个中国”创造条件。在无力阻止中国返回联合国的情况下,试图使中国因主权问题主动拒绝返回联合国,继续拖延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
很多非洲国家积极揭穿美国的这一诡计,该提案最终以4票之差不通过,其中非洲国家投下反对票的国家数在各大洲中排名第一。
粉碎了美国的阴谋,还需要有国家主动提出符合中国利益的提案。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联合23个国家共同提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驱逐蒋介石伪政权代表”的提案。在提案的国家中,非洲国家占了半数之多。
此外中国重返联合国是一件令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大事,也是新中国在联合国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能否扫除美国制造的阴霾至关重要。
或许是感觉大势已去,蒋介石的代表在美国提案失败之后,竟然不等支持中国的提案开始表决就匆匆离场。提案投票的过程中,每当一个亲美国家反水投赞成票后,底下的非洲代表都会鼓掌起哄。
提案通过以后气氛达到了高潮,掌声足足响了两分钟,坦桑尼亚代表更是跳起舞来。中国在联合国第一次的亮相就是这样受到欢迎,难怪中国外交部部长乔冠华在联合国大厅豪迈的笑了。
照片《乔的笑》
能取得这样的成功、非洲国家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毛主席曾这样风趣的形容:“要去(联合国),为什么不去?马上就组团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中小国家用轿子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
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友谊不仅日久年深,而且也能经历风风雨雨的考验。以此次横贯非洲的这条铁路为例,其最早的一部分是坦赞铁路,是1970年起由中国援助修建的,也是由中国、坦桑尼亚、赞比亚三国劳动者共同修建的。
在开始修建至今近五十年间,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在修建铁路中期赞比亚通过新宪法,宣布进入第二共和国。而坦桑尼亚多年来因为国内的宗教问题以及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存在分离趋势等使得政局发生了多次变化,但是中坦、中赞之间的关系总体向好的大趋势没有变。
坦桑尼亚几乎每年都会有纪念为援建坦赞铁路而牺牲的中国烈士的活动,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和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一起凭吊中国专家公墓时说,烈士们用生命诠释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是铸就中坦、中非友谊丰碑的英雄,他们的名字和坦赞铁路一样,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和坦赞两国人民心中。
习近平主席在和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一起凭吊中国专家公墓
中国在非洲建设的项目中,有一些项目实施期间正好遭遇当地局势发生了变动,这部分项目中因此夭折的并不多,显示出中非友谊的持久性来。
而且这种持久性并非偶然出现,而是有着相当的国情和地缘政治的基础。
从大背景看,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非洲的经营是有限的,其势力扩展受到欧洲诸国的制约和限制。而欧洲希望染指非洲的各国也很难就非洲问题达成一致,这就为中国这样的亚洲国家和非洲进行多方位密切交往创造了条件。
从非洲小环境看,非洲各国内部宗教问题、民族问题纷繁难解。同时非洲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均衡,这就决定了无论何人何派掌权向外部世界寻求帮助都会是在非洲治国理政的常规解。一般情况下,颠覆性外交转型很难发生。
从国民情感上说,非洲大多数国家和我国一样都是19世纪以后才获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厌恶霸权、反对殖民是非洲各国国民看待外交的主基调。同时中国与非洲各国没有领土和主权争端,这是中国在非展开外交工作的情感优势。
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与很多国家都曾有过蜜月期,后来两国关系又出现剧烈的波折,远的例子有越南、印尼和印度等,近的例子有美国和日本等。而中国与非洲多数国家的关系与之相比可谓是超级稳定。
争取非洲市场对中国意义重大
根据《经济日报》的调查,非洲拥有巨大的商品和服务潜在市场。目前,非洲大陆人口超过12亿,其中60%以上人口年龄在30岁以下。预计到2025年,非洲人口将超过中国。非洲大陆自贸区已正式成立,有望形成一个覆盖12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合计2.5万亿美元的大市场。今天的非洲大陆与三四十年前的中国相似,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非洲有机会复制中国的成功经验。
而非洲本身也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自从非洲各国相继独立之后来自外部的干预减少了。但是对于很多国家而言,殖民者留下的却是一个烂摊子。时至今日非洲很多国家的国境线还是当年由殖民国家中级军官在地图上随便画的一条直线。
草率的国境线不仅为边境管理带来许多难题,也导致非洲各国国内民族宗教问题丛生,同时也为各邻国之间的矛盾埋下了伏笔。经过几十年的分裂、合并、联合以及内部整合,多数国家在进入新世纪后能够相对稳定下来,开始了专心发展。
而非洲的发展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中对中国会是一件好事。
一个国家的发展,一方面固然将会逐步实现自给自足减少相应产品的进口,但是另一个方面为了继续发展则要扩大另一些产品的进口。对于非洲绝大多数国家而言,发展之后进口商品的绝对额只会是上升的。
而非洲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完善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固然是实实在在的思想问题、文化问题,但最终还是发展问题、民生问题、中央政府威慑力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经济的解决方法就是完善好国内的基础工程。
民生问题解决了,愿意闹事的人也就少了;发展问题解决了,重视现实努力上进的人就多了;在此基础上发展信息和运输事业就会使政令通畅,军队调动方便。有了这些因素,非洲的问题就有可能得到解决。
而涉及民生、信息产业和运输的基建工程中国都有价格优势,所以非洲的发展很有可能会增加从中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
事实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种判断。
根据美国《外交政策》网站的统计,华为、中兴通过电信投资,在30多个非洲国家构建了40多个第三代电信网络。中资企业还在那里占有庞大的手机市场份额。比如传音控股占据非洲手机30%的份额,位居第一。在南非,华为占有14.5%的手机销量,市场份额第二。尽管非洲许多地方通过移动设备来接触媒体,但电视销量也不断增加,康佳、海信等中国的电器企业正大力开拓非洲市场。通过主导媒体的传播方式,中国的公司实际上充当了千百万非洲人了解世界的窗口。
在肯尼亚,中国的泛非网络集团(Pan-Africa Network Group)2015年获得广播权,成为该国两个拥有广播权的公司之一。泛非网络集团在非洲30多个国家设有分部,还被选为中国领导人在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上宣布的“万村通”项目承接商,该倡议把卫星电视服务带给非洲的1万多村庄。
而建造工程也是月月都有数家中国公司获得在非洲建设项目的资格,这些项目包括水库、机场、公园、堤坝、高层建筑……
这一切正如美国媒体所说:“在非洲,中国就是新闻”,反而在国内有关非洲的新闻却总是悄无声息。对非洲的事,讨论的不多,这实在不利于大家了解非洲。了解非洲的人少,那么中国企业和机关开展对非业务时可供咨询的人就少。决策时可备咨询的人员基数小,决策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就大。
同时了解非洲的人员少,诸如“非洲在西方文明社会进入前没有两层高楼房,不会织布”、“非洲人都是又穷又懒”、“非洲人不知感恩,敌视中国人”、“非洲都是沙漠气候特别差”等谣言才会大行其道。
国内媒体是时候自信、全面的向中国人介绍非洲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