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鹏鲲:谁能帮中国科学家获得应有的学术道德评价?

来源:观察者网

2019-11-14 07:48

余鹏鲲

余鹏鲲作者

独立撰稿人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余鹏鲲】

过去的一周中,中国科学家的学术道德再次成为世界学术圈茶余饭后讨论的重要话题。先是著名的学术期刊《science》的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刊登了Derek love的学术快报。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Derek love的学术快报质疑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上市的科学性

Derek love是世界知名的医药化学家,供职过多家知名制药企业,主要从事针对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症,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药物的研发。他认为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1月2日有条件批准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上市注册申请令人意外。

他的质疑主要还是从主观判断出发,但他的观点符合目前世界药品开发的一般流程,因而在西方医药界也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质疑主要为三点:

一是从中国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中可以看出,甘露特钠在第二期实验是与安慰剂相比疗效并不明显,为何中国研究人员坚持进行最费时间与金钱的第三期试验。为何中国研究人员如此坚信该药到了第三期试验一定能取得良好的结果呢?

二是Derek love经过调查得知,上海绿谷制药在多个场合都曾经播放过一些ppt文件,其中明确有关于甘露特钠的第三期临床试验的结果。结果显示,该药在前三周与安慰剂相比药效不明显,但是到了第四周安慰剂的效果突然剧烈降低,使得该药获得了统计学上有效的证明。Derek love放出了一张据说曾出现在绿谷官网的ppt内容,他说目前绿谷的官网删除了该ppt。

学术快报中的图片过于模糊,笔者是从第三方渠道得到的这张图片,从中可以看出甘露特钠第三期临床试验中安慰剂的效果确实是在第四周有剧烈的下降

最后他认为绿谷作为一家中国制药企业,似乎一直名声不太好。过去研发的主力药品是双灵固本散(原中华灵芝宝),并且宣称其有抗癌的功效。Derek love当然没法拿出更多的证据,但是他非常好奇这样一家企业是如何合理地选择抗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的。(因为该文刊登在学术期刊上,所以Derek love的话非常克制和含混,这里的含义大约是说绿谷后进入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领域,为何既不跟随世界主流,又不继续走从灵芝或者其他中药提取有效成分的老路,似乎很奇怪)。

受该文的影响,一个学术同行匿名评审网站pubpeer上针对“九期一”主要发明人、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耿美玉的质疑也火了起来。有人匿名指出耿美玉2017年发表在《Journal of Cancer》的关于甘露特纳的文章存在重复使用图片的问题,而重复使用的图片也见于耿美玉的其他试验(注意这又是一段学术圈的套话,意思就是有学术不端伪造试验结果的嫌疑)。

论文中的一处可疑部分,红框的两张图似乎是旋转180度的关系

在这篇文章的评论页面下方有疑似耿美玉课题组的人解释说:“在第一作者的图形准备阶段,由于无意而将错误引入了我们的稿件。”目前此事还没有进一步的进展。但是已经在中外学术圈引起了剧烈的震动,有趣的是中美都有大量的学者据此质疑中国学术界的学术道德。

和《science》齐名的《nature》杂志也没闲着,近期期刊官网刊登了澳大利亚学者的学术快报抨击学术界合同作弊(俗称:代写论文)的现象。这篇文章从澳大利亚的本土大学出发,进一步发现美国、伊朗、乌克兰等等国家的科研圈都存在这一现象。当然来自中国学者的案例也占有一定的分量,有的也非常劲爆。比如2015年澳大利亚爆出部分中国留学生通过一个MyMaster的组织请人代写论文,仅部分学生就为此花了16万澳元(约合当时的77万人民币)。

当然这周各路“打假人”也是异常的活跃,仅笔者所知,又有三四起疑似学术造假被揭露,限于重要性和篇幅,请恕笔者不再一一列举。

就在此时,世界最大学术出版商爱思唯尔公布了一项针对50万学者学术道德的调查结果,其中中国学者又被点名了。

爱思唯尔的调查主要是调查审稿人在论文审稿中有没有强制引用的现象。通俗的说强制引用就是审稿人通过明示或暗示被审稿人引用自己的论文并以论文是否通过审核威胁或诱惑被审稿人使其引用自己的文章。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做高自己的被引用量,这是目前的学术界衡量一个人是否是权威科学家的主要参数方法。

爱思唯尔的这次调查选择的调查人群非常大,从100万篇论文的审稿人先用引用分析初步筛选出了50万审稿人。并进一步筛选出了和爱思唯尔合作过5次以上的人——大约69000人,并对这些人进行了进一步的严格调查。

中国学者每年会为爱思唯尔旗下数千本期刊贡献超过十万篇论文,也会为爱思唯尔提供数万次的学术审稿。而且国内学术界近年来开始了代表作改革,突出强调个人重要论文在引用次数上的重要性。同时这次爱思唯尔进行的调查抽样范围那么大,即使有个别中国学者被发现涉及学术不端其实也属正常。

那么调查结果究竟如何呢?爱思唯尔期刊出版全球总裁菲利普·特赫根接受国内采访时说:“我们发现,高度疑似强迫引用的情况大约占调查总人数的0.1%,表现出可疑引用行为的占调查总人数的0.8%。目前我们没有发现中国学者存在类似行为。”

虽然这项调查重点在强迫引用,但是也足以说明很多共性的内容。

一方面是群情沸腾的大批判,一方面是强迫引用的万中无一,冰炭难容的两种现象发生到一起,这背后一定有更为深层的原因。

笔者这么说绝非神经过敏,过去很多次国际学术不端调查都说明中国学者固然不全是完美的道德圣人,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也绝不逊色。之所以国内外会有这种论调,与西方媒体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

生活大爆炸是一部美国的生活情景喜剧,第7季第6集中,谢耳朵在计算错误的情况下证明了一种粒子的存在,随后立刻有中国科研小组宣称发现了这种粒子的存在,然后在随后的剧情中,这个粒子被证明其实是不存在的。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抹黑中国学者的片段

这段剧情当然是讽刺中国科学界的学术造假风气。但何尝不是一种夸张和妖魔化,与这次爱思唯尔的调查相比更显得讽刺。

就笔者的观察,西方媒体报道的近一半所谓的学术造假在国内并未引起关注,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媒体实在是过于“关注”中国的学术道德了,很多在国内籍籍无名的学术不端依然能被部分西方媒体关注到。另外一方面很多西方媒体和学术界固然能可信的提出一些质疑,但毕竟缺乏重量级的证据。

比如说最近针对甘露特钠的质疑中,存在非常相似的疑似进行过处理的照片确实值得怀疑,但是目前来说还没有决定性的证据证明耿美玉课题组的研究存在造假行为。

尽管不少西方的学者们在质疑时试图保持克制,但我们知道积毁销骨,长期来看这些拿不出决定性证据却又有一定依据的质疑仍然对中国科学家的形象影响非常大。不得不说,过度低估中国科学家的学术道德这种现象的形成,西方媒体的妖魔化宣传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但是笔者认为,不能过分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外因上面。西方媒体的抹黑要回应,同时自身的问题也需要解决。西方媒体为什么总能在中国学者方面找到突破口,为什么能成功引导很多人相信中国学者的学术道德低下,主要就在于,中国学术界发生的惊世骇俗的造假事件确实比较多。

也就是说,虽然总的来说中国学者的学术道德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少数学术造假事件却非常低劣。比如今年年初“翟天临事件”,一个博士毕业的人却不知道知网,那他接受的博士训练该多水?

不知道知网的翟“博士”

这事在国内外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笔者从多个留学生朋友了解到,当时部分国外高校论坛上有种族歧视倾向的老师和学生乘机大肆转发相关报道,渲染中国的学术危机。很多学校也加强了对中国留学生毕业论文的审核工作,可谓是草木皆兵。类似的事件还有贺建奎的基因编辑婴儿以及当年的“汉芯”事件。

这些问题都有一个明显的共性就是这些学术不端都是集体行为,这就为外界监督和以后纠正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这也是某些人之所以敢肆无忌惮触探学术底线的胆量所在。因为学术不端是有组织的,而体制内揭露学术不端却要靠个人奋斗。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非常多,不过科研组织与科研个人绑定过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中国科研组织要获得经费和重视非常依赖于获得杰出成就的科研人员的数量,如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优青等等。本来这有利于科研机构为科研人员搞好服务,使他们能更好的出成果,不过这也使二者的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遇到有希望为科研机构争取到经费的学者,对于其学术问题,查不查怎么查,在被广泛曝光之前完全取决于相应机构主管部分领导的学术良心。

总而言之,还是应该对中国科学家的学术道德充满信心。同时为了进一步提振中国学术界的学术道德,尤其是减少恶性重大学术不端的发生,相关的独立监管组织和监管体制机制必须建立起来。

谁能帮中国科学家获取应有的学术道德评价?除了媒体人的客观报道,更要靠学术监督机构的主动作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柳叶刀
中国学者 学术道德 西方媒体 有意抹黑 客观报道 学术监督 主动作为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

习近平: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

驻美大使谢锋:中国不是雅典,也不是斯巴达

王毅会见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中国永远是最坚定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