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鹏鲲:导师自主决定硕博士是否毕业?其实是重新定义导师和研究生

来源:观察者网

2020-10-15 07:58

余鹏鲲

余鹏鲲作者

独立撰稿人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余鹏鲲】

教育部8月对人大代表提案的一个回应在9月火了起来。引发关注的原因是人大代表提出:“改革我国对博士生、硕士生毕业考核体制,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释放研发能量”。而教育部回应称:“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具有很大启发”。

教育部回应部分原文

从表面上看,教育部的回应好像是说,导师今后将拥有硕博士毕业的决定权。因此,不难理解为何公众的反应会这么大了。虽然中国大学里的导师总体是好的,但害群之马也不少。比如陶崇园的导师王攀经常以“爸爸”自居,在陶崇园自杀之后,他还振振有词的解释:这是“我们之间的独特语言系统”。

陶崇园事件是一道“分水岭”,在此之前,公众对于研究生自杀是惋惜的,而且出于“尊师重教”的传统习惯,板子并不会重重打在导师的身上。但陶崇园事件之后,再有研究生自杀,舆论就默认是导师有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育部真的盲目地将研究生是否毕业交给导师去决定,无论是站在研究生的立场、中国科学事业的立场,甚至是导师的立场上,绝大多数人都是要反对的。

但教育部的回应真的是这个意思么?

被曲解的真意

根据中国宪法,全国人大代表组成的全国人大,作为一个整体是最高权力机关,是教育部的绝对上级。全国人大代表不是教育部的上级,但也是教育部要尊重的对象。对于人大代表的建言献策,各部委持的是鼓励和“良性理解”的态度,也就是说要重点回应人大代表提案中的抽象部分和根本部分。

因此回应中的“十分重要”、“很大启发”和“充分采纳”并不代表教育部将会把研究生是否毕业完全交给导师。

在“充分采纳”了人大代表的提议后,教育部将做的是:

1.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目的是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压实培养单位主体责任。

2.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这是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进行规范。

3.要建立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4.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明确规定研究生导师要正确履行指导职责。内容主要是对导师责任的规定,其中唯一算的上权力的只有“提出研究生分流退出建议”。

因此,教育部回应的其实是人大代表关于“改革毕业考核机制”以及“释放研发能量”的部分。回应中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教育部将“给与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

如果我们将教育部近来一系列通知和文件结合起来看,其实教育部的思路是很明确的。就是要厘清导师和学生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

9月28日,《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也就是上面回应中的第2点正式落地。《意见》中明确提出导师不安排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关注研究生个体成长和思想状况,与研究生思政工作和管理人员密切协作,共同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

同时《意见》还提出要健全导师分类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今后研究生毕业后评价、“同行评价”、“管理人员评价”都要作为导师评价的重要部分,而且提出对少数导师可以“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

《意见》中规范导师职责的部分原文

另外,《意见》也提出“研究生应签署学术诚信承诺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对研究生的要求也提高了。

现在我们知道,教育部其实并没有说,导师可以决定学生是否毕业,决定学生是否毕业的仍然是各学校的学位评定委员会。但是一个误会闹出那么大的动静,也说明现有研究生培养制度中,导师和研究生在舆论上已经比较严重对立了。

虽然研究生和导师存在着被指导与指导的关系,但也是共同探索、共同进步的伙伴。那么,它为什么会积累起这么大的矛盾呢?

师生矛盾中 责任完全在导师?

自从教育部的回应成为热点之后,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责难高校导师,反对所谓“毕业导师决定权”。但想要客观的认识今天导师与学生发生的对立,还得要对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全景有一定了解。

今天的大学不是与社会隔离的象牙塔,社会的种种风气会不可避免的对大学产生影响。导师与学生矛盾其实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高校的一种投射。

硕士研究生是由本科生转变而来的,中国的本科生教育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职业导向、就业导向。在就读研究生之前,普通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课程,次要的任务是了解社会,培养专业技能。对于查找、收集、整理文献的能力,以及专业软件使用、设计并完成实验等解决科学问题所需要的能力则很少有涉及。

多数本科生在读研究生之前,对研究本身都没有太多的了解,对研究生活的了解就更有限了。而研究生真实的生活状态与本科生的预期存在明显的距离。

形成这样的现象,当然有复杂的原因,比如科普工作不深入、实验资源太匮乏,以及大学扩招之后过分强调以就业为中心等等。这就造成社会劳动力价值高,而科研劳动力价值低。

中国研究生经常自嘲是“廉价劳动力”甚至“免费劳动力”,说的是导师占据研究生的部分劳动之后,研究生得到的补贴远少于从事同样时间的一般性社会劳动。

很多人在报之以同情的时候,却很少思考,研究生花费一定的时间,在科研上进行探索(哪怕最后没有结果),是否是研究生的责任?将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劳动的时间与进行一般社会劳动时间相提并论,这么想是否默认了研究生进行科研劳动就是浪费时间?

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舆论不承认,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到博士生存在考核指标的根本转变,前一个阶段优秀的学生后一个阶段可能未必优秀。硕士生是博士生的预备,主要任务是科研。而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毕业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甚至还有失败的可能。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除非学生身份敏感(残疾人、退伍军人、民族学生),只要有足够的挂科或者作弊,开除一个大学生舆论已经趋向平常了,私下同情的声音也少。

但分流一个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生,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虽然在一些极端案例中,媒体爆出导师以毕业胁迫研究生,但现实中导师想让一个研究生不毕业是很难的,除非让学术委员会力证学生存在严重问题,没有培养价值。但现实环境下,任何老师敢这么干,几乎立刻声名狼藉。相对而言,导师让研究生延毕要容易一些,但也不像很多网友说的是很简单的事。

与网上的某些极端案例相反,现实中多数大学教授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是妥协、“绥靖”甚至包庇的态度。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学位论文呈现出严重的良莠不齐状况。

2012年之前,学位论文注水主要靠抄袭,“不知知网”的翟天临就是典型的案例。自2012年起,知网查重逐渐普及后,学位论文的注水转向了“变造”。所谓变造,简单地说就是:图片是别人的,文章是自己写的。

变造是查重比较难防的一种伪造,学位申请人可以说自己进行了A实验,但盗用别人B实验的图片,通过PS修改图例伪装成自己的结果。只要学位申请人基本了解研究领域,无需任何实验或者研究就能完成论文。知网查重过去也可以通过预先自查,再人为降重糊弄过去。这种方法应对外审也很有效,因为抄来的图片制图严谨,甚至比一般的研究生做的要好,而分辨出图片是否合理需要花费外审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里只说了学生自行给学位论文注水的情况,还不包括买卖、代写的情况。

正因为学位论文中不规范甚至学术不端大量出现,8月26日教育部教育督导局下发了《关于几起高校学位论文作假行为查处情况的通报》,要求各高校复核、排查近五年来(2015-2020)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论文。

这次教育部《意见》中也特别强调:“论文重复率检测等仅作为检查学术不端行为的辅助手段,不得以重复率检测结果代替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的把关”。

如此强调导师的作用是因为对于变造、买卖、代写等学术造假行为,导师的监督成本最低。学生是否完成了这些实验,甚至这些实验的原始数据都是可以掌握的。

换句话说,很多造假的论文,如果导师不怕得罪人,是可以事前预防的。发现后让学生延迟毕业,严重的开除。但目前的环境,让很多导师不敢这么做。因此当“导师拥有毕业决定权”的谣言传来,很多大学的导师并没有感到开心,而是和很多网民一样表达了反对。

因为导师拥有毕业决定权,既是很大的权力,又意味着沉重的责任。原本还可以由学校党委、学院党委、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四级机构共同分担的责任,都要由导师承担了。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虽然学位论文作假或者抽查不合格的事情时有发生,但是基本都只处罚导师,此次《意见》还把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显然,教育部也意识到,在现有社会舆论下,只处罚导师无益于改善论文造假的问题。

师与生 为何如此对立?

纵观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在80年代之后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阶段是新世纪以前,当时研究生无论是读研还是工作,都有光明的前途。这时,研究生主要是依照兴趣进行选择,师生关系相对较好。虽然导师对于是否让学生毕业和留校具有较大的自主权,但社会对研究生教育还比较陌生,持保留态度,因而压制了学生产生不满的空间。值得注意,这一阶段的矛盾点主要是师生恋、性骚扰、性格冲突、学术分歧等传统问题。

接下来是过渡阶段,大约是2000到2015年前后,这段时间市场经济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同时,由于大学扩招,很多学生为改善就业升学读研究生。但是这段时期,对于研究生毕业要求还放得比较松,因此矛盾还可以缓和。主要是各学校答辩委员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生毕业水平的下限主要取决于自我要求。

这一时期的师生矛盾点除了一些传统问题,主要是导师无偿占用学生劳动时间,让其从事一般生产性活动,有时甚至引发了严重安全问题。

2016年5月23日,上海青浦区发生一起工厂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事后查明,该事故系违规进行生产实验引起,事发时学生应导师要求在工厂进行实验。因此,法院判处导师张建雨危险物品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

事故现场照片

2015年后至今,教育部和各高校严厉打击教师在职开办和参股各类企业,此类事件几乎绝迹。与此同时,很多人读研究生几乎完全出于改善就业的目的。但这时国家收紧了研究生毕业条件(主要收紧科研部分),矛盾于是开始集中爆发。

此时矛盾的引爆点主要就是研究生毕业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其他问题。这里的其他问题,主要指的是研究生虽然正常毕业了,但是获得感低,感觉浪费了大好的青春。

说到底,近些年来,导师和研究生的质量都处于历史高峰,却在舆论上严重对立。这与我国高等教育要求不断提升是分不开的。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随着新的时代要求,必须要有所发展和重新定义了。

教育部现在面对“改革毕业考核机制”以及“释放研发能量”问题,提出要“严抓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和“强化指导教师质量管控责任”,就是要重新定义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学术素养要成为研究生最主要的培养目标,而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也必须进一步规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陈辰
导师 博士 硕士 重新定义 毕业考核体制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哈马斯得到美方保证”?以官员威胁:不会同意

国际刑事法院忍无可忍:再威胁试试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

“美军还没撤,俄军就把这里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