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伟:澳大利亚过春节,年味浓,但不一定那么正
来源:观察者网
2024-02-13 08:38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虞伟】
今年是我第三次在澳大利亚过年,从网络讨论话题到市中心街景氛围,都感受到春节作为华人区最大的节日,在澳大利亚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在我刚来澳大利亚的时候,疫情结束,本以为这里的生活能够有所好转,却发现通胀越来越严重,生活成本大幅度上升。就我所在的城市墨尔本的租房市场来说,疫情前在我的学校附近还能找到大量每周200多澳元(约1000元人民币)的房子,如今都要350刀每周起步,而且这还是需要租房经历比较多,资源比较好的老留学生才能找到的房子,新留学生基本都面临更大的住房困难问题。
同样面临危机的是住房供应问题,在土地面积相当充裕的墨尔本地区已经有不低的涨幅,在相对多山的悉尼地区的危机就更加明显,我的本科同学目前住在悉尼,他与朋友合租一个两居室,每人每周居然要高达800澳元(约4000人民币)的房租。澳大利亚留学高企的成本和国内教育质量的提升,让来澳的中国留学生肉眼可见的变少,而来自印度和东南亚的留学生因为各种原因逐年增多。
同时,其他的生活用品等都在经历不同程度的涨价,特别是澳大利亚居民作为主要出行工具的汽车。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用车大国,本国完全没有汽车企业(曾经有后来破产了),完全依赖进口。好几个当地朋友都和我吐槽日系丰田车成了理财产品,他们2020年买的二手凯美瑞开了三年现在发现卖价居然比他们当时买的时候还高出不少,可见这边汽车的涨价程度。
疫情之后,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也导致目前钱多货少的尴尬局面。澳大利亚大部分新车都有较长的等待期,而对应的二手车也价格飞涨。
澳洲二手车市场网页截图。
澳大利亚的二手丰田凯美瑞叫出了5万澳元(约合25万RMB)的高价,而凯美瑞新车丐版仅要4万刀(约20万RMB),但是需要等待至少一年。与之相比,国内的凯美瑞新车价格仅仅为16万人民币左右。在澳大利亚,丰田车成了名副其实的理财产品。再加上,这边居高不下的保险费用和保养费用,汽车的隐形成本更是远远高于国内。
疫情后,澳大利亚经济缓慢复苏,政府一直关注高通胀和民生问题,但是政府的操作又很令人迷惑,一方面政府从2022年起不断加息试图抑制通胀,但另一方面对于涨幅最凶猛的住房租金来说,政府并没有扩大住房的建设,反而有一定程度的收紧,导致住房危机进一步加剧。
澳大利亚是一个相对比较平等的社会,大部分职业的年收入都在5万澳元左右,不管蓝领还是白领,但是房价一直居高不下,悉尼的平均房价高达113万刀,而墨尔本的平均房价也高达80万刀。大部分年轻人很早就独立出来工作,不会获得家里太多的资助,这使得现在普通家庭的青年非常难以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也成为现在租金飞涨最大的受害者。
墨尔本的农历新年
农历春节不光中国人过,东南亚的华侨、韩国人都过,因为海外华人的构成不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印尼华人等地区庆祝农历新年的方式也各有不同。过去春节在称谓上有Chinese New Year,Spring Festival,Lunar New Year等,这几年大家基本都统一以Lunar New Year进行称呼。我也感受到华人华侨不同族群在春节这个概念上的文化融合。
有学者倡议澳政府将农历春节纳入公共假期,澳大利亚SBS广播公司就此还做了对话,一些华人表示支持,希望在农历新年能够有一定的假期和家人团聚。也有一些人表示反对,认为如果农历新年放假,那么各个民族的重要节日,比如开斋节是否也要放假?民众的假期不可能无限增加。
就笔者观察而言,墨尔本过春节的人口其实已经到达不低的比例了。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有的公共假期都是白人的节日,这对于其他民族也是不公平的,并没有显示出它的多元性。我认为春节放假的议题是一个值得讨论推进的议题。
以前在国内过年的经历让我并没有对在澳大利亚过春节抱有期待。国内过年经常因为调休、聚会、走亲戚等传统活动而很难休息,每年几乎都是赶场和说吉祥话。
来澳大利亚的前两年,如果暑假不回国的话,我过年也只是和同学一起聚餐包个饺子,或者简单去市区逛逛,看一看唐人街的活动和表演之类。
新年拜访的一位朋友家的有趣地垫
今年在朋友家吃的年夜饭
疫情期间,墨尔本一直在经历断断续续的长时间封控,统计数据显示累计封城了262天,所以过去惯例的春节活动几乎都完全取消了。这反而让我在去年特别享受在墨尔本过春节的体验,除了市区以外,我也拜访了好几个墨尔本东区的华人聚居区,感受到了非常不一样的新年氛围。
我观察到不同华人区的非常有趣的差异,市区的唐人街已经快成为历史景点了,里面的华人成分比较复杂,有上世纪上半叶就搬过来的华人,也有很多近几年新迁入的华人,虽然市区会办比较隆重的春节活动,但是景点的人主要以游客为主,大家都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打卡,让人觉得味不够正。
笔者去年春节前后前往墨尔本唐人街拍的照片
而博士山区(Boxhill)现在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华人聚居区,很多居民在这边也生活了30年以上,年味纯正,活动也非常丰富。来参加这里春节活动的基本都是当地居民,能感受到居民和商家更多的互动和人情味。而我居住的所在地附近有几个相对新兴的华人区,年轻人比例更高,很多时候没有那么浓厚的传统春节的感觉,大家更多是作为一个比较大的普通节日来庆祝。
斯普林韦尔(Springvale)区的春节集市,有更多的东南亚美食
此外,墨尔本的东南亚人聚居区斯普林韦尔(Springvale)也值得一提,我第一次了解这个地方是因为它极低的物价,这里有大量的印尼人、越南人、泰国人和马来西亚人。这里的菜市场只收现金,蔬菜价格基本上是博士山区(Boxhill)的一半,让当时第一次来的我大开眼界。
这里有大量非常便宜实惠的东南亚餐厅,15澳元(约合75RMB)的越南河粉能让我这个180斤的胖子吃到撑。我也经常来这里淘便宜的蔬菜水果,虽然偶尔会被这边的小贩坑,诸如找钱和菜品质量方面要仔细留心,但整体上这边还是帮我节约了很多生活开支。
斯普林韦尔(Springvale)区有不输传统华人区的浓厚新年氛围,还有很多造型非常夸张的宗教建筑。
斯普林韦尔Springvale的寺庙。图自作者
在我看来,春节不仅仅是华人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华人在海外展示文化自信的渠道。借着春节这个日子,一方面拉近了我们和其他海外族裔的关系,比如同样过春节的日韩友人和东南亚友人,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华人文化区的独特性,吸引了很多其他族裔的人,比如在我常去的上海小吃店,能观察到很多其他族裔的常客,都对中华美食赞不绝口。在春节时,他们也会像很多老华人一样,给表演舞龙舞狮的演员送新年红包。
墨尔本是一个非常强调多元文化的城市,我个人认为墨尔本没有特别明显的主流文化或者主导文化,各个族群倾向于一种各玩各的状态,这也比较符合澳大利亚各个区域高度自治的状态。借着春节,我也能看到华人影响力的逐年上升以及和其他社区的互动,一定程度上也展示了华人区乃至中国整体的正面形象和面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