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雯清:“动摇国本”的难民危机,为何没能动摇默克尔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9-25 07:54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俞雯清】
德国大选前后,默克尔的政党获胜可以说豪无悬念。虽然,最终极右翼政党还是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目前的格局,与大半年前的“人心惶惶”相比,显然差异巨大。当时,无论欧洲的右翼舆论,还是中国的吃瓜群众,都还是一片难民危机深重、右翼必将席卷的调调。
难民危机以来,我也多次读到不同语种的、关于所谓欧洲伊斯兰化的文章,不少朋友曾问我在德国有没有感受到难民危机的影响。
而在英国脱欧后,有些评论人士声称这是英国“自救”的无奈之举,曼彻斯特等地的恐袭无疑也强化了这种印象。
可是,看上去将“动摇国本”的难民危机,为何在德国渐渐平息了下去,甚至都没有动摇执政党的选票?笔者就结合自己身边的例子来谈一谈。
首先要承认,这两年欧洲伊斯兰化论调愈演愈烈,确实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比如叙利亚战争后大量难民涌入欧洲,屡屡发生暴力侵害事件,甚至发生了多起极端伊斯兰恐怖分子制造的恐怖袭击。
但这些问题,需要分开讨论。先说恐怖袭击,主要来自那一小撮极端伊斯兰教恐怖分子。有些地方的穆斯林社区,确实可能由于某些原因,为他们提供庇护,但这种群众基础“长不了”。因为在这群恐怖分子眼里,相当多的穆斯林恐怕都不是“真正的穆斯林”,看看中东的乱局就知道。而最近的数次恐袭更是出于个人行为。他们制造一系列恐怖袭击的目的正是为了引起恐慌,引起欧洲与穆斯林世界的对立,阻止普通穆斯林融入的努力,使更多的穆斯林在走投无路之下投入他们的阵营。
恐袭本身并不能造成大规模伤害,真正可怕的是随之造成的舆论恐慌。舆论汹汹,近年甚至有几起与恐袭无关的事件,也闹得人心惶惶。而所谓的欧洲伊斯兰化威胁论,也是舆论造成的与穆斯林世界为敌的对立情绪之一(又或者背后有有心人的热心推动?)。强调伊斯兰化这个命题无疑会让目前的困境越发严重,只会更加剧目前本已不团结的欧洲的分裂。
再谈难民危机。本身叙利亚难民问题并不是什么大事,就算整个叙利亚的人全部涌入欧洲,也没有多少,真正的问题其实在于欧洲自己内部不团结,不愿共同解决难民问题,多个国家只愿考虑本国利益,而造成分配严重不均,而如果单靠德国一个国家,不可能吃下那么大批难民。
许多朋友曾问我,德国的难民是不是已经引起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了?当我否认的时候,又有不少人觉得,估计因为我没有住在大城市,没机会接触难民。所以想在这里谈谈个人的经历。
德国对难民的政策其实是尽可能分散,因为越分散越有利于社会稳定以及难民的融入,所以几乎每个小镇都接待难民,我原来住在巴符州一个很小的小镇,一次性收了二十多个叙利亚难民,当地还特地邀请了大多数难民一起参加德国教堂主日崇拜。在政府解决住宿问题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号召德国家庭主动出租自己的房屋给难民,并得到了很好的相应。
除了政府方面提供的帮助移民学习德语,多种融于新社会的课程之外,民间更有多个组织主动承担起帮助移民适应新环境、找房子、提供法律援助的任务。教会查经小组的一家德国家庭还把自己的地下室租给了一个叙利亚年轻人,他在本国就已上大学,打算在这里考高考,然后继续深造读大学。
目前我在一个稍大一些的城市诊所上班,每天接触很多外国人,其中一大部分是土耳其人(二战后因为德国缺乏劳动力,涌入大批东欧打工者,以土耳其群体人数最多),没有遇到过什么特别有问题的激进穆斯林,尤其第二代土耳其人,更是和德国人没什么大区别。
数月前,还有一个第二代土耳其女生在我们诊所实习,她的父亲是当时二战后随土耳其打工潮入德的普通工人,她自己已是一口流利的德语,目前在科隆学医。
我们诊所对面的牙科诊所大夫就来自叙利亚,曾在罗马尼亚读牙医,来德数十年了。由于对自己国家失望,特意选择不教两个孩子叙利亚语,为了让他们可以完全德国化。
我老公的堂哥娶了一个从伊朗逃过来的穆斯林,她在德读了大学,做了牙医,在数年前转为基督徒,现在是我女儿的教母。
在新闻里,我们会看到不少新难民暴力侵害的新闻,还有二代移民无法融入,成为本土独狼的深度报道。然而,新闻报出来的毕竟是少数有眼球的特例,从我的个人经历看,大部分中东移民还是能够融入的,难民也都是爱好和平的,不过想追求好些的生活,和其他移民没有多大区别,甚至是德国非常重要的人才及劳动力的来源。
同时,德国也没有放松对极端分子的监视与打击。当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但目前看,还是有效控制了局势。
我认为,要应对难民危机以及极少数极端恐怖分子,真正有效的方法,绝不是宣扬欧洲伊斯兰化威胁论,绝不是和大多数抱着美好愿望来寻求新生活的穆斯林为敌,而是在加强反恐措施的同时,接纳这群新移民,并帮助他们更快融入这个社会。
欧洲伊斯兰化威胁论是赤裸裸的排外极右论调,不仅仅错误,更是非常危险,加剧民众的恐慌,加剧欧洲的分裂,甚至是极端伊斯兰恐怖分子的帮凶。
我不想否认大批穆斯林难民入德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但他们既是问题,同样也是机遇。随着欧洲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缺乏劳动力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而能够逃到欧洲,德国的难民大量都是年轻劳动力,不少甚至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如果能够有效帮助这些人尽快融入社会,让他们的学历得到承认,他们会成为德国经济增长的助力。事实上,历史也早就有过证明,如果二战后没有大量东欧打工移民的涌入,德国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德国目前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移民国,以2015为例,全欧洲移民中62%前往德国,占全世界移民数的21%,去年申请德国的难民人数超过了美国。德国的经济发展需要移民,而德国的稳定的经济又使她有能力接纳那么多的新移民。
此外,难民问题还需要欧洲各国内部的团结,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并在如何对待穆斯林、对待难民的问题上形成基本的共识。
默克尔政府正是尽力这样去做的,因此目前极右翼政治力量已经看不到上台的机会,虽然成了第三大党进入议会,也很难有什么作为。
几年前曾看过一部喜剧电影,讲的是一群土耳其人来德打工,他们的孩子在德国如何的成长。开始时,耶稣基督钉十字架的故事对他们来说如同一个血腥恐怖小说,可是,很快他们也开始要求父母在家和他们一起庆祝圣诞节、复活节。欧洲的伊斯兰化真的那么可怕么?几乎没有一个穆斯林移民的目的是为了传播伊斯兰教,相反,伊斯兰世界却越来越多地受到西方世界生活方式的影响。
伊斯兰教确实与他们的文化有紧密联系,对于第一代的穆斯林来说,融入新社会的难度很大,可是从长期来说,第二代第三代即使他们受家庭影响仍是穆斯林,但只要有机会充分接触出生地的文化,认可度都会很高。像德国这样,尽量避免形成穆斯林社区,分散难民到小镇,或许是最有效的办法。
虽然满大街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穿着,甚至不同的信仰,并不再是纯种的金发碧眼,可是只要有同样的文化,同样的价值观,就都是德国人。那么伊斯兰教背景的移民占多大比例这件事,真的还重要么?
了解了德国的实际情况,你还会对默克尔今年选举中的稳固地位,想不通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