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谦和、施兰茶:印欧不抱团抗疫,反抱团“抗中”?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5-21 07:32

张谦和

张谦和作者

南亚观察员

施兰茶

施兰茶作者

乡村婆罗门,南亚问题专家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张谦和、施兰茶】

不是美国就是欧洲,尽管国内疫情高涨,但一点也没耽误莫迪合纵连横。

5月8日,印度总理莫迪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盟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及欧盟27国领导人召开视频会议,目标强化印欧战略伙伴关系,并在疫情防控、绿色发展、互联互通及价值观等诸多议题上有针对性加强合作。

此前,印欧领导人也曾举行峰会,但往往只涉及印度总理及欧盟委员会主席、欧盟理事会主席,而邀请诸多欧盟成员国领导人以“27+1”的形式集体出席尚属首次。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欧盟领导人高度评价此次峰会,指出“这是标志性时刻”,意味着双边关系翻开“新的、重要篇章。”

5月8日,印度总理莫迪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盟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及欧盟27国领导人召开视频会议。图片来自央视

这次印欧峰会有哪些重要内容?

此次印欧领导人峰会在经贸领域的成果还是比较显著的。印欧双方启动“互联互通伙伴”计划,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从内容上看,该计划涵盖“数字互通、能源互通、运输互通和人员互通”四大方面,涉及数字基建、网络安全、清洁能源、智能运输、人员流动等诸多领域。

从实现形式上,“互联互通伙伴”强调调动“私人部门”积极性,撬动私人部门投资进入基建领域。同时,在印欧合作基础上,吸纳包括非洲、中亚、印太等第三方地区国家参与。

而在价值观层面,印欧再弹“民主、自由、法治、人权、国际规范、国际承诺”老调,重申大阪G20峰会确认的“高质量基建投资”原则,并强调在各类基建合作中遵循绿色、可持续等发展原则。

此次双方在经贸领域取得的另一大成果是宣布恢复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印欧自贸谈判,全称为“印欧广泛基础双边贸易投资协定”(BTIA),肇始于2007年,然而由于印欧双方发展差距过大,在关税减让、市场准入、数据安全等诸多议题上分歧严重,谈判不得不于2013年终止。此次会谈,印欧不仅宣布恢复搁置已久的双边自贸谈判,还同意将一揽子谈判计划拆分为贸易、投资、地理标志三项,分项进行、减少掣肘。

除了经贸合作,在疫情防控上,印欧承诺在“医疗用品供应链弹性、疫苗和活性药物成分供应上展开合作,同时将执行国际制造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此外,双方在气候变化、绿色发展、人权保护等领域再度重申合作意向,可谓成果丰硕。

印欧为何彼此需要?

不过,印欧双方的联合声明、合作内容、合作形式均明显体现出针对中国的色彩,甚至透露出公然反华的意味。以“互联互通伙伴”计划为例,该计划事实上与2019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提出的“蓝点网络计划”有诸多相似之处——都以印太为重点区域;都强调发挥私人部门投资积极性;都赋予基础设施建设以“透明、可持续、基于规则”的价值观意涵。本质上,以上倡议都标榜自身与“一带一路”项目不同,并着力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所谓的“不透明、不可持续”属性。

而从双方会议的时间选择来看,“中国”更是绕不开的因素。当前印度、欧盟对华关系均处于相对低谷中。中印关系自去年边境冲突以来坠入谷底。除在边境地区挑衅外,印度还在贸易、投资、信息技术诸多领域响应美国,对华脱钩断链,严重损害中国企业的商业利益。近期,中国眼见印度因二次疫情陷入医疗崩溃,出于人道主义主动提出援助,不计前嫌为印度提供大批医疗物资。然而,印度方面反应寥寥,两国关系并没有出现明显转圜。

中欧关系则因“涉新问题”大幅倒退。3月22日,欧盟以“侵犯新疆人权”为由宣布制裁4名中国官员和1家实体。作为回应,中国外交部宣布对欧方10名个人和4个实体实施制裁,其中包括多名欧洲议会议员和欧盟机构。受此影响,中欧投资协定能否顺利签署批准变得扑朔迷离。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声称,该协定的批准应置于中欧总体关系之下。有消息称,欧洲议会计划通过一项动议,在中国撤销对欧制裁前,“冻结”中欧投资协定。在此背景下,欧盟转向印度寻求经贸合作,客观上也具有对华示威的意味。


印度疫情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图自路透社

当然,中国显然不是印欧走近的单一因素。事实上,印欧走近符合彼此战略利益,深化合作某种程度势在必行。单以经济而论,2020年,欧盟是印度第三大贸易伙伴,印欧货物贸易额占印度贸易总额11.1%,仅次于中国的12%和美国的11.7%。欧盟是印度出口第二大目的地国,对欧盟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14%,仅次于美国。欧盟对印投资占其吸引外资的比重从10年前的8%上升至18%,帮助欧盟成为印度最大投资来源国。此外,欧洲在印企业达6000家,直接或间接创造就业岗位约670万个。

对印度而言,其经济长期依靠国内消费驱动,投资、出口对经济贡献相对不足。考虑到单引擎驱动无法支撑长期经济发展,莫迪在其第一任期内即致力于提振印度出口、吸引外资,希望实现三架马车平衡发展。疫情期间,由于封锁管制措施,印度国内消费大幅下滑引发经济跳水。当前,印度疫情再次爆发,进一步拖累其经济复苏。在此背景下,若莫迪政府仍想实现其印度“2025年5万亿经济体”目标,消费、投资、出口三大引擎需同时发力。而作为整体的欧盟不仅能为印度提供成熟、繁荣的出口市场,还能为印度提供宝贵海外投资。

此外,2020年RCEP正式签署,将巩固深化域内生产网络,并客观上挤压域外国家出口空间。而印度由于关切自身经济实力不足,提前退出RCEP。同时,印度也未加入CPTPP。在域内两大经贸协定之外、经济上倍感孤立的印度,亟需寻找替代方案、打开局面,这也促成印度更加积极对印靠近。

对欧盟而言,2020年印欧贸易只占其贸易总量的不足2%,且印度只是其第十大贸易伙伴国,从体量上看,远不及中国、美国等成熟市场。然而,印度对欧盟的最大价值正是在于其巨大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印度高额关税将汽车、葡萄酒等欧盟优势产品阻挡在外,客观上影响双边经贸进一步做强。面对印度市场,欧盟同样希望获得更多市场准入。另一方面,作为全球除中国外唯一的十亿级人口超大规模经济体,随着人民众收入不断提升,印度对欧盟来说始终是最具潜力的市场。当前印度发展水平与其人口优势、资源禀赋仍不匹配。因此,提前与尚处低估值期的印度开展经贸合作,能够打提前量谋划布局、抢占印度市场。

况且,印欧都标榜“民主自由”,意识形态分歧较小,推进合作遭遇的内外阻力更小。因此,长远来看,投资印度、扩大对印贸易显然符合欧盟利益。

印度提前退出RCEP谈判 图自印度报业托拉斯

印欧合作将面对哪些挑战?

前景看似美妙,但印欧“新篇章”不仅需要翻开,更需要谱写。

印欧合作并非一片坦途,仍有诸多险阻亟待克服。以最为迫切的抗疫合作为例,印度是全球“豁免新冠疫苗知识产权”倡议的发起国之一,而欧洲国家对该倡议整体持负面态度。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均认为豁免疫苗知识产权并不是为更多人提供疫苗的解决方法,部分国家没有疫苗生产能力,即使放开疫苗专利也无助其扩大疫苗生产。

而在经贸投资领域,八年前“逼停”双方谈判的分歧至今仍然存在。欧盟希望在货物贸易领域获得更大市场准入,而印度为保护本土汽车制造业,仍对进口汽车及其零部件征收高昂关税。印度则希望发挥自身在服务行业优势,扩大对欧服务贸易,尤其是软件信息服务出口,然而,与货物市场不同,欧盟劳动力市场并不完全统一,各国对技术工人的入境许可标准不一,加大印度服务贸易出口难度。

最后,尽管印欧同属民主阵营,意识形态分歧较小,但考虑到印度在人权保护、妇女权利方面的表现,双方仍有可能在此项议题上发生龃龉。印度疫情二次爆发以来,莫迪政府援引2000年信息技术法,以保护“主权和完整、维护公共秩序”为由,要求推特删除批评印度疫情应对的账号,引起舆论广泛批评。尽管印度欧洲恢复人权对话,但若印度政府继续采取类似措施,双方分歧将继续扩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朱敏洁
印度 欧盟 疫情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