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隆:美俄关系,非敌非友?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6-22 07:52

赵隆

赵隆作者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研究员

【导读】 当地时间6月16日,“普拜会”落下帷幕。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约4个小时会谈。双方同意两国大使复岗工作,延长《New START》5年,然而在网络攻击、人权等议题上仍保持较大分歧。 6月18日,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和观察者网联合举办了“美俄元首会晤与中俄美大国关系”座谈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研究员赵隆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观察者网已获授权发布。

赵隆:今天跟大家汇报的主题是俄美元首会晤的初步看法,这个会晤刚刚结束,现在做一些深层的分析也不现实,更多的是以管窥豹。此外,还想谈谈在会晤之后美俄关系的变化,哪些东西是不变的,哪些东西可能发生变化,以及可能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第一个,我觉得这次会晤,双方都是在超低预期下实现了各取所需,既没有惊喜也没有意外,这是基本的判断。这次拜登欧洲行我认为是经过精心的策划,美国人称为一个大的外访,其实你看时间节点、会见的人、谈的议题都是有精心准备的。

拜登最后一站见普京,显然有很多的意涵在里面。普京是他上任以来见的第一个非西方国家的大国领导人,他展现的姿态是代表了西方跟俄罗斯开展对话和博弈,这彰显了他的个人印记,还有维护所谓民主价值观的领导力,这是很明显的。

普京和拜登在日内瓦举行会谈。图自环球时报

对俄罗斯来说,我想普京也达到了他所预期的目标,其实所谓的“拜普会”营造出来的最重要氛围是俄美仍然是在同一个平台上竞技的,这是俄罗斯孜孜不倦追求的所谓的大国地位、平等对话。同样,俄罗斯还在不断尝试去降低对美国的敌意,也希望美国降低对它的敌意,普京的采访包括记者会上都谈到,双方这次是没有敌意的,塑造了非敌非友比较模糊的俄美关系的状态。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双方之所以能够促成这次会晤,还是要回归到当前俄美关系的现状,以制裁与反制为基本框架的状态。美方在特朗普时期就说找不到比较合适的对象对俄进行制裁,双方都希望降低一些无序竞争的成本,也降低冲突失控的风险,在这种共同期待下,这次会晤实现了基本价值。

第二个方面,我想谈谈对美俄关系今后的发展有哪些影响,首先要谈美国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双遏制政策,拜登在之后的记者会上也差不多提了六七次中国,而且明确表示他对普京直接提出,中国对俄罗斯的挤压、中国现在有强大的军队等等,其意图把中国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推动美俄之间的相互接近。他没有提到普京的表态,这个也无从而知,但很显然中国因素是个重要的方向,我感觉美国对中俄双遏制的大方向是不会变的,但至少在资源投放的比重上会有调整。

俄罗斯在这次会晤之后,我研判在政治安全特别是舆论方面,针对美国可能会有所缓解,俄罗斯也希望在疫情的状况下——现在俄罗斯都已经不知道第几波疫情了,还是希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应对疫情和经济复苏上,不希望投放在所谓的前沿对峙和战略竞争当中。

美国很可能会重新规划对中俄双遏制的资源投放比重,加快向印太地区战略转移,最核心是要确定遏制中国为绝对优先级。从很多动向都可以看出来,美欧之间关于波音和空客的争端、贸易上的争端都提出了休战期,其实是想集中精力来应对中国。

第二个变化是这次会晤之后,美国国内反俄的主基调不会变,但是以恢复对话为标志的软和解是可以期待的。我们看美国前驻俄大使麦克福尔出来的比较多,他当天在现场做直播,在文章中提出,拜登还是会把对俄政策放在所谓民主与专制价值观的竞争框架中,而且在全球的竞争框架中,美国还将利用北约威慑普京所谓的好战行为,这些代表着美国主流对俄的观点。

美国前驻俄大使麦克福尔。图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与此同时,我觉得这次会晤之后,双方更加偏理性派的前官员、政治人物、专家活动空间会扩大。2018年我在美国访学,那时候俄罗斯驻美国大使举办讲座,美国人都不去的,而且这个活动最后一刻直接取消了,没有任何原因,两国精英界政界交流完全中断,这方面我觉得之后会得以恢复。

第三个是美俄对抗的常态是不会变的,但高层互动模式可能会被延续,为什么这么说?这次会晤很难解决美俄之间积累的超长清单的问题,但是俄罗斯认为拜登跟特朗普相比,通俄的国内政治负担基本没有,而且拜登的反俄底色有助于他在党内进行一些政策协调,也有一定的政策调整空间。

我们看到拜登对“北溪-2”做出调整,之前说对俄制裁不能碰,但是他确实碰了这条线,这表明的确有空间。俄罗斯学界一些前官员也有这种观点,说美俄首脑会晤标志着拜登政府对俄政策的一些重要变化,也有助于两国元首建立一对一的联系和全新的相互认知,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

虽然他们之前有数年交往经历,但今日世界国际格局力量对比都是不同的,确实需要更新相互的认知。我觉得今后集团体或者联合国等多边场合,两国还可能会策划这种首脑的对话。

还有一方面,美俄结构性本质不会变,但是战略预判和危机管控能力有望加强。美俄核心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不仅仅在地缘政治冲突中,更多在他们的国际秩序观、角色观、安全观和发展观方面,在这些方面的分歧是根本的,而且是难以调和的。

在这之后,美俄通过政府外交、军事、情报部门的沟通渠道恢复的话,相互澄清战略意图可能会更为畅通。现在美俄的合作成果,更多地属于技术性的合作,特别是在战略稳定方面,这个大家都是有所预期的。

除此之外,美俄在整个问题清单中能谈的很少、共识也很少,为什么整个会谈时间有所压缩,我认为很多方面都是双方在各自表达立场,根本没有进行深入交流和互动,所谓的正面合作清单价值是很有限的。

最后谈一下可能对中俄关系的影响,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我们可以关注,现在俄罗斯学界对于美俄元首会晤很期待,对于中国的一些政策包括美国的政策解读可能不像我们想的那样,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所所长亚历山大·登金大家都很熟悉了,他说我们《睦邻友好条约》中确立了三不原则,不结盟、不冲突、不针对第三方,他说中国已经变成了王毅国委讲的中俄战略合作的“三个没有”:没有止境、没有禁区、没有上限,表明了中国希望跟俄罗斯结成军事同盟和政治同盟,拜登之所以要做出调整,就是因为看到了中俄接近的趋势。这完全是种误读,而且会影响我们进行续约,会影响我们所确立的传统原则的延续性,外界可能会把续约或进一步的合作解读成事实的同盟,这是很不好的。

还有一点,俄罗斯国内所谓的平衡派论调有所反弹,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柯尔图诺夫在接受BBC采访时也讲得很清楚,他说拜登主动邀约普京,作为一场单独的会面在欧洲见他,表明俄美仍属同一个“league”,我认为不是“联盟”,可能是联赛竞技的场合,也表明这种象征性意涵对普京来说至关重要。如果俄美在同一个联赛中,那中美或中美俄是不是在同一个联赛中,这个也是值得关注的。

这次元首会晤,俄罗斯前外长伊万诺夫一方面向欧洲发信号,一方面向某些既希望跟美国合作,又希望跟俄罗斯保持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也在发出信号。

俄罗斯前外长伊万诺夫。图源新华网

最后一点关于元首外交,现在俄罗斯非常突出这次活动的最高级别,就是元首外交,但是我想我们一直把元首外交作为中俄合作的一个最大亮点,在这次会晤之后,对于接下来我们中俄活动的氛围、我们的续约进程是否会有一些潜在的影响,这个也是值得关注的。

【整理/观察者网 刘惠】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刘惠
美俄关系 美俄 中美俄 元首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土耳其暂停与以色列所有贸易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