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占中一周年回顾:这场占领是不是“颜色革命”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9-28 09:23

子思

子思作者

时政观察者

一年前的今天,香港街头的悲喜剧正式上演。

从9月28日踌躇满志地上街,到12月11日意兴阑珊地撤离,持续79天的”占中”行动,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香港政府报告曾提到,梁振英需每日就占领行动向中央汇报最新情况,习主席对“占中”各个方面的事态都很了解。回想那段时间,西方媒体的眼睛也几乎都盯着“占中”。

如今一年过去了,黄之锋等人宣称要继续发起的占领运动,还没有下文。相比之下,香港市民更关心的是旅游业、零售业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占中”已经完全失去民心,这也意味着这场打着“民主”旗帜的“颜色革命”彻彻底底地失败了。

“占中”失败后,占中者打包回家。

回顾“占中”爆发的台前幕后

纵观发生在各国的“颜色革命”,总少不了西方势力的参与。美国人士杰尼·夏尔普(Gene Sharp)指导过各大洲的“颜色革命”,2011年埃及爆发颜色革命时,杰尼·夏尔普领导的“爱因斯坦研究所”就曾广泛散发阿拉伯文的“埃及革命行动手册”,直接推动了“革命”进程。

同样地,香港的街头也暗通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占中”爆发前,杰尼·夏尔普就派了人员前来赠送他的已经翻译成中文的颜色革命理论书籍。除了送书,他们还直接对相关人员进行了非常详尽的培训,包括如何组织行动、如何对话警察、如何防范清场……甚至细致到选择抗争口号、提供饮水食物、安置帐篷,真可谓操足了心。

不止如此,美国政府资助的“国家民主基金会”(NED)自1995年起就开始资助香港的反对派组织,多年来资助逾395万美元(逾3000万港元)。2014年上半年,NED的负责人路易莎·格雷夫就与“占中”的“灵魂人物”见面,密谋“占中”事宜。美国驻港总领馆官员丹·盖瑞特也曾公开表示,“华盛顿要求继续在香港推动民间、社会力量争取民主诉求运动,尤其是推动青少年在社运扮演先锋角色……美国会保护学生领袖,包括赴外国留学、定居。”

“占中”爆发后,西方媒体很快行动,集体帮“吆喝”:

英国《独立报》等立即以“雨伞革命”为封面、标题进行报道;

《经济学人》封面以“党对人民”(The Party vs the people)为大标题,副题则为“共产党……这次必须更明智决策”;

法国第一大晚报《世界报》发表社论,直接把它上升到“对抗北京的民主运动”;

美国《时代》周刊更将“占中”学生领袖之一的黄之锋评为“年度最有影响力青少年”,在封面对其大肆炒作,随后,美国《外交政策》也将黄之锋评为年度“引领全球的思想者”(Global Thinkers)。

黄之锋登上《时代》封面

这些鼓励给了“占中”者莫大的力量。尽管,先有市民跑步上中环反对“激进派搞乱社会,也不能忍受外国势力干预香港事务”,后有183万签名让“占中”者回家。就连明星们也看不下去,成龙、陈小春、王晶、庄思敏等人均公开表示反“占中”。同时,民调数据显示,有近五成半受访者反对“占中”行动,83%的人认为应该停止“占中”行动,68%的人赞成政府清场。但“占中”者却执意维持香港街头的热闹,忽视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巨大损失。对民意如此置若罔闻,恰恰暴露了“占中”打着“民主”旗帜行“颜色革命”之实的本质。

“占中”的失败

2014年11月,一场蔓延全美的骚乱开始萌芽。11月24日,枪杀黑人布朗的白人警察被大陪审团认定使用武器合法,不予起诉。这一裁决引发了全美抗议,规模一波大过一波。

弗格森骚乱爆发后,西方媒体的注意力不再牢牢盯着香港,而全部转移到这场冲突上。美国自顾不暇,无心再援助“占中”行动。还在中环安营扎寨的“占中”份子,就像音乐被突然掐断的广场舞者,意兴阑珊,不少人借着警方清场的台阶就此撤离。

紧接着,“不服输”的香港学生上演苦肉计,闹所谓的“接力绝食”。黄之锋发布近8分钟的“绝食心声”录像,宣称“绝食是别无他法,盼国际社会关注香港状况”。可是,还没等国际社会的“援手”伸过来,绝食学生已经因为“身体不适”先后放弃。香港反对派和学生均放弃行动,因此,“接力绝食”也成了“占中”闹剧中最后的高潮。

“占中”这场抗议并未就此无疾而终。2015年6月18日,香港特区立法会否决了有关修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产生办法的议案。过程让人意外,香港建制派大量议员在表决前退席,剩下的37人中,反对派以28票反对成功否决政改方案。随后,《华尔街日报》头条打出标题——“香港否决北京的选举办法”。但是,香港反对派无法就此欢呼,因为他们的目的并未达成

“占中”阴魂不散

79天的“占中”给香港经济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直到现在依然阴魂不散。据香港旅游局数据,本应是旅游暑期旺季的七月及八月,整体访港旅客较去年同期分别跌8.4%及6.6%。这给香港零售业、酒店业带来了旺季罕见的“寒冬”。

受“占中”等影响,来港游客骤减

2015年初,香港团体多次发起反水客游行,暴力抗议“自由行”。示威者刻意混淆旅游购物和水客,尤其将矛头对准内地游客。而据香港海关披露的信息,水货客里,香港居民占比远高于内地人。据《大公报》报道,职业水客中超过八成是香港居民。

曾是“占领区”的铜锣湾,商贩们说起“占中”心有余悸,尤其是现在还时常有一些“鸠呜团”(流动“占中”者们打着黄雨伞成群结队在闹市区游荡,不时呼喊口号发出噪音,只为让真正的顾客买不成东西)出现,让本就冷清的生意雪上加霜。

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展速度曾令人咂舌。随着内地市场经济开放度提高,香港基本丧失中国唯一口岸的地位。曾经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香港制造业全都转移至劳动力更加便宜的地区,香港经历着经济衰退和艰难的转型期。与此同时,香港生活成本不断提高,贫富差距之大位居世界前列,社会上的不满情绪慢慢滋长。

这给了小部分沉溺于意识形态之争的“领袖”机会,他们有目的地将香港经济社会面临的一切问题变换成内地与香港、香港与中央的问题,借此煽动那些期待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民众。对他们来说,把香港闹得天翻地覆,将局面闹得不可收拾最好。香港越乱,越能“逼迫”中央出手,进而动摇“一国两制”。

最终,“占中”扰乱香港社会的目的达到了,却没有也不可能为民众找到任何出路。近日,香港学联秘书长罗冠聪和黄之锋面对媒体的追问,不得不承认“占领行动在政改上取得了零成果。”不仅如此,“占中”还给香港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一点相信黄之锋等人必然很清楚。

香港仍可庆幸

香港要庆幸“占中”失败了。——这绝对不是一句因为政治正确所以正确的话。看看那些发生过颜色革命的国家和地区。运动成功了的乌克兰,随之而来的是满目疮痍、国破家亡;埃及也成功了,然后走上了恶性循环,涌向广场、推翻一个政府,再回到广场推翻下一个政府。而运动失败了的,往往是经历了暴力镇压、流血惨剧,比如叙利亚。无论哪一种,普通民众都经受着社会动荡、经济瘫痪甚至生存威胁。

而香港,在警方的冷静克制下,局势得到很好控制,街头冲突没有扩大到流血暴力,可以说“占领”是以“最和平”的方式结束。“占中”退场后,香港社会恢复了基本的稳定。2015年8月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香港第二季度的GDP按年实质增长2.8%;通胀缓和,回落至2.5%;劳工市场处于全民就业状态,总就业人数贴近最高纪录,失业率下降为3.2%。经济发展虽仍不尽如人意,但相比“占中”时期已是有所起色。

“占中”期间,警方一直保持了冷静克制。

香港回归这些年,中央给了香港诸多政策帮扶,贸易零关税、免征国税、民生上优先照顾、旅游上全民支持等等。但香港却始终有一股“去中国化”的趋势,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陈佐洱将这看作是香港被超越的深层原因。他还表示,香港没有依法实施“去殖民化”,让一些本应放在历史博物馆里的东西跑出来招摇撞骗。

香港反对派闹不够,可是,在“占中”吃尽了苦头的香港市民,还会对那些打着“民主”旗帜、破坏香港稳定发展的运动毫无警惕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邱荔
占领中环 香港 香港反对派 香港普选 西方媒体 西方干预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这是对西方的警告”,欧洲听到了

逮不逮捕?美西方“裂”得更严重了

不藏了?美防长自曝有“仁爱礁特遣队”

普京回应:是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导弹

“中国在量子领域专利数第一,中美未来竞争更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