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思:“反恐”旗子打起来了,欧洲却要向右转?

来源:观察者网

2015-11-24 07:43

子思

子思作者

时政观察者

15:0,这恐怕是联合国安理会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如此一致的投票结果,因为大家有了共同的目标:抗击IS。

从11月13日的巴黎恐怖袭击、黎巴嫩连环爆炸,到11月20日的马里酒店人质事件,再到叙利亚街头每天都在响起的枪声,IS在这一个月里带给世界如此多的震惊,以至于连一向懒散扯皮的联合国也开始“万众一心”,商讨起决策来。

然而中东如泥潭,各国自打算。要想让“有能力的会员国”真正团结行动起来,恐怕靠联合国的一纸呼吁是远远不够的。何况,在叙利亚难民危机和恐怖袭击的冲击下,欧洲已经人心大变,再次掀起对穆斯林群体的排斥情绪,右翼势力正在不断滋长。

各国右翼民粹党的国内支持率

法国:右翼反对声盖过总统的“团结”

巴黎暴恐,身在现场的总统奥朗德算是被吓坏了,声音颤抖地呼吁全国人民“必须体现出同情心和团结一致,我们必须展现团结保持冷静,法兰西必须坚强。”嗯?这话是不是听着有点耳熟?没错,在今年1月初查理周刊事件后,奥朗德也是这么说的:“我们反恐的最佳武器就是我们所有的公民在这场考验中团结一致。”

重要的话说了两遍,人民却充耳不闻。事实上,正是年初的那场查理周刊事件,将法国社会潜藏的民族矛盾彻底暴露,直至撕开了一个难以弥合的大口子。

想必大家都还记得,查理周刊事件之后,不仅查理周刊以此为傲,继续刊发侮辱穆斯林的漫画,西方社会也一致站在查理一边,谴责恐怖分子这种行动是用血腥暴力压制言论自由,对于视自由为至高无上的法国人民来说,这简直不能忍!于是我们看到,一夜之间,整个法国、整个西方都成了查理。

也是从那时开始,曾经像幽灵一样弥漫在欧洲上空的“伊斯兰恐惧症”开始显灵,大家变得像9·11之后那样敏感,谈伊斯兰色变。这种恐惧也激起了仇恨,在右翼分子的鼓动下,逐渐由星星之火变成了燎原之势。

法国极右翼势力的主要政治旗号之一是“保卫传统文化”,排斥外来移民文化。长期以来,法国都存在着不容小觑的极右翼排外势力,恐怖袭击则给了他们绝佳的抬头机会。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党魁勒庞在查理周刊事件后频频语出惊人,认为法国应该采取一些新的措施来应对迅速滋生的恐怖主义,包括切断一些激进的寺庙和宗教协会的经济来源,并对安全机构提供更多资金,甚至呼吁要恢复死刑。

这次巴黎恐袭之后,勒庞又表态称:“法国和法国人已经不再安全,而我要告诉大家,我们必须采取紧急措施。法国应该分清敌我,一切与极端伊斯兰势力保持良好关系、与恐怖组织暧昧不清、与恐怖分子一道打击我们盟友的人都是敌人。”呼吁关闭受极端主义影响的清真寺,驱逐境内传播反法思想的外国人,大力宣扬民族主义思想,煽动法国人的排外情绪。

查理周刊事件后,国民阵线党魁勒庞呼吁恢复死刑

1月查理周刊事件爆发,3月地方选举中,中右翼的前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UMP)攻城掠地,囊括32%的选票,而极右翼的“国民阵线”也获得25%的选票。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旅法学者宋鲁郑曾在巴黎恐袭后分析,“再有一个月,法国就要举行大区选举(相当于中国的省)。有望历史性赢得一到两个席位的极右政党国民阵线极有可能成为这起悲剧的受益者,出现空前大胜也不会令人意外。而国民阵线的获胜,将使得这两种文明的对抗更加激烈,2015年只是法国恐怖元年的开始。”

巴黎恐袭之后,法国里尔市大批民众参加和平示威,支持巴黎对抗恐怖主义。在写有“我们不害怕”、“为巴黎祈祷”、“我们是巴黎”的横幅中,间或能够看到诸如“赶走伊斯兰教徒”这样的标语。戴高乐航母已经出动参与打击IS,但对于法国内部来说,要弥合宗教、民族冲突却不是靠武力能够解决的。

波兰:“叙难民应当建军打回老家去”

如果说这一次法国做的够狠,波兰恐怕是做的最绝的。

就在巴黎恐袭发生不久,波兰欧洲事务部部长康拉德·希曼斯基(Konrad Szymanski)便在国内一家右倾网站wPolityce.pl发表声明中称,波兰不会再实施欧盟推进的难民分配计划。“我们批评的正是欧洲理事会的决定,这一决定计划将难民和移民分配到全欧盟各个国家,并将此定为法律。而在巴黎悲剧性的事件之后,我们(波兰)认为尊重遵守这一决定在政治上已不可能。”这为原本就在难民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的谈判再添一堵墙。

这还没完,11月15日,波兰新任的外交部长瓦什奇科夫斯基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数十万涌入欧洲的叙利亚难民完全可以训练成一支军队,并返回叙利亚“解放”自己的家园,而不是坐在德国的大道上喝咖啡,看着我们欧洲的子弟兵流血流汗去他们的家乡攻打ISIS恐怖组织。

瓦什奇科夫斯基这话虽然糙点,但不得不说确实代表了一部分欧洲人的想法。在高贵的波兰人看来,坐在街边喝咖啡这种悠闲只有他们才配享用,至于叙利亚难民,你们国内的事情该你们自己去解决啊,关我什么事?!

仅仅在两个月前,一张叙利亚小男孩溺亡沙滩的照片唤起了欧洲人心中的圣母情节,每个人的心灵都好像被突然净化了一样充满了爱和同情。然而两个月后,波兰一名教师却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已知一艘载着叙利亚难民船上的人数,要把几人丢下水,才能让船浮在海上再到达希腊?”

现在笔者倒想问了,到了希腊又怎样?到了欧洲又怎样?从一场灾难到另一场灾难吗?

德国:总理想当救世主,右翼忙着拆台

叙利亚难民危机之后,德国一直积极在各个欧洲国家之间斡旋,也是难得的积极迎接难民的欧洲国家。德国总理默克尔在10月初接受德国电视媒体访谈时仍旧表示,德国政府不会对难民关上大门,“德国有最好的条件以克服这场危机。我对此完全有信心”。据估计,按照现阶段的速度,今年将有120万难民入境,比预期多40万人。

在叙利亚难民的眼中,德国是他们的天堂,但对于德国右翼来说,叙利亚难民却是他们的灾难。就在默克尔前赴后继奔走呼吁时,未料后院起火,极右翼势力也趁机煽风点火,佩吉达(Pegida,全称为“爱国欧洲人反对欧洲伊斯兰化”)和莱吉达(Legida,“莱比锡反对西方国家伊斯兰化”)就是其中的代表。

佩吉达的发起人名叫卢茨·巴赫曼,是德累斯顿一位有多次前科的厨师,甚至还跟毒品挂过钩。随着组织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浑水摸鱼、爱凑热闹的闲散人员纷纷加入,甚至包括新纳粹和极端分子。组织理念也变得越来越极端,特别是在难民政策上,佩吉达明确要求政府收紧接收难民的政策,特别要警惕“经济型难民”,不能让这些人瓜分德国人的福利。

右翼组织佩吉达在德国城市杜塞尔多夫的分支机构组织反伊斯兰化游行

查理周刊事件发生后,佩吉达呼吁在全欧洲范围内进行欧洲反伊斯兰化的抗议活动,要求游行者戴黑袖章,为恐怖袭击死难者默哀一分钟。与之立场接近的莱吉达也迅速响应,在莱比锡进行了大规模游行。

相同的情绪已经在欧洲各国开花:在英国,右翼组织“英国防御联盟”(English Defence League)借伦敦街头砍杀士兵恐怖袭击示威,攻击清真寺;在挪威,右派极端分子展开大屠杀,反对穆斯林移民、全球化、欧盟扩权和多元文化社会;在西班牙,右翼政党民主国民党的领导人曼纽尔·坎杜拉在社交网站上号召实行“驱逐政策”,称“欧洲是属于欧洲人的”……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看清,所谓的我是查理,不过是想说,我是法国人,我是德国人,我是欧洲人,而并非我是正义,我是同情。如果右翼势力继续滋长,不仅对于难民来说,就是对于欧洲人自己来说,欧罗巴也将不再是天堂。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法国右翼 右翼 极右翼 恐怖袭击 巴黎恐怖袭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严看死守,光干部餐食费就十多万,最后还是烧了”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