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法治 社会
北美 欧洲 周边 亚非拉
科技 工程
区域 产业 生活
艺术 体育 传媒 历史
俄罗斯国有电视台“第一频道”公布了马航客机被击落的卫星照片,显示凶手是Su-27。虽然俄方亮出照片,晒出资深航空人士的分析信,可谓做到了“有图有真相”,但证据本身疑点重重。
从东京湾事件一直到古塔沙林毒气事件,存在一个明显的模式:编造证据为干一些邪恶勾当寻找正当理由,将注意力从真凶身上转移开。马航MH17事件中,到底是谁正努力从这起骇人听闻的悲剧事件中获得好处?
马航MH17的碎片散落在3个乌克兰村庄附近,本文盘点了各主要残骸在飞机上的位置与坠落地点,并分析了残骸所透露出的线索。
美国依靠话语权优势,在空难开始的四五天中,形成了压倒性的国际舆论。欧盟内部左顾右盼,既想体现“反俄勇气”,又不敢让制裁过于生猛。普京则一如既往,对现行政策丝毫不做更改。
一系列有关马航MH17航班被击落的疑问仍未得到回答。美国官员们表示仍不知道是谁发射的导弹,或者事件发生时俄罗斯军官是否在场。这一事件凸显了美国情报局的局限,正如有人说的:“这不是《24小时》。”
“必须是俄罗斯!必须是普京!”——他们说。西方媒体急忙落实政府的宣传口径,但有几件事媒体不会报道……先实实在在地去展开调查,这很难吗?
邻座姑娘是乌克兰族和俄罗斯族混血,“我妈妈家乡多么美丽,可惜在打仗。”我问空乘会不会有危险,她自信地说:“我们飞行在万米以上高空,下面的人打仗用的小导弹和火箭炮也打不到啊。”
马航四个月接连发生两起机毁人亡的惨案,举世罕见。西方占有舆论高地,立即居高临下,向俄罗斯倾泻“火力”。然而,虽然直接元凶可能再也无法显形,但这场悲剧背后的真正始作俑者还是难逃世人心中的法网。
马航飞机在东乌克兰被击落,各方相互推诿责任。但是空难调查要遵从“黑盒子”原则,隔绝外部信息以免受到干扰。那么,仅从坠机现场的照片,我们能分析出些什么?
本周,马航客机在乌克兰境内被击落,到底是谁干的?事情迅速变成比“罗生门”复杂一百倍的大戏。笔者以为,不妨从乌克兰整体战局的角度分析。东乌克兰战斗双方现在就像两个小毛孩拿着货真价实的AK-47步枪打架。他们在根本不瞄准的情况下互相扫射,虽然一时半会不一定能打中对方,却可能置无辜的路人于死地……
有乌克兰民航局的禁令在前,乌克兰的空管人员显然不会允许MH17航班穿越该禁区。排除乌克兰空管人员因素,唯一的可能性就是MH17航班的机长不顾空管人员的指挥不从黑海或者北部绕道,坚持穿过顿涅茨克地区飞行,从而被防空导弹所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