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法治 社会
北美 欧洲 周边 亚非拉
科技 工程
区域 产业 生活
艺术 体育 传媒 历史
台湾问题的走向,取决于太平洋大两岸势力的对比,而我军每年大量入列的并生成战斗力的新装备是促使美国人焦虑,不惜撕破战略互信来加速台海局势的根本原因。
如果印度此次得逞,将开创一个危险的先例:今后中国任何与军队有关的船只可能都不能在斯里兰卡等接近印度的印度洋沿岸国家港口停靠。印度洋恐将真的成为“印度的洋”。
在联合大演习期间,美国舰队和飞机躲得远远的,往日跳得很高的日本和澳大利亚也悄然无声,北约更是没事人一样,对只有美国和西方支持才敢上蹿下跳的“台独”势力是沉重打击。在某种程度上,西方对中国军力增长的认知是矛盾的……
相比军事行动,这些政治外交层面上的内容看似不够刺激,但某种程度上,它们是中美两国关系的基础,而在这一系列基础被佩洛西破坏的情况下,中美双方在军事领域采取的行动所蕴含的内在逻辑也就发生了变化。
我们面临着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只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党的建军强军思想,人民军队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它们在亚太地区都有利益,都需要利用这张“台湾牌”与中国讨价还价。而解放军展现的力量,已经让他们感到了不安:这张牌,可能不好使了。
现在,美军可能提前行动的紧张时刻已经过去,随着我方拦截手段已经全面就位,整个事情已经明牌了,美军将以佩洛西为诱饵,企图迫使我方亮牌,看看我方如何压制台军的防空和制空,看看我方如何应对美军大机群,看看我方的指挥控制能力,到底有几斤几两。
这次危机,美国政治决策已经失控,如果没有新的因素,美国的政治决策已经在向危险的方向狂奔了。所以,可能决定性的因素就是,解放军能够给美国施加多大的军事压力,迫使他们那边有危机管理能力的“瓜农”起来干活了。
本周,随着乌克兰战场上俄军与乌军在地面作战陷入僵局,印太地区再次成为了全球军事领域的关注重点。
本周比较有意思的军事新闻,无疑是美国方面宣称伊朗要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一事。俄罗斯求助伊朗确实并不奇怪,因为俄罗斯的无人机水平在部分领域已经落后于伊朗。
无论安倍挑明与否,无论是谁在台上当政,战后日本武装力量就是美军“仆从军”的地位都不会改变。
俄军现在就是在乌克兰东部制造了一座血肉磨坊,而迫于政治压力,乌克兰政府又只能继续将自己的力量,当然也是活生生的乌克兰人送去磨碎,搅烂,这实在是当代的悲剧。
西太平洋上中国海军的一连串海空行动显得颇为密集,如果将这一系列行动与美国海军在西太的部署行动对照起来,就能看出不少端倪。
我们已证明能够建造现代化的超级航母,这艘航母是我们国家亿万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它不仅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财富的一部分,它的存在本身就象征着骄傲。从红船到红色超级航母,我们百年奋斗的道路无疑验证了教员同志的那句话。
美国的一些政客开始撒泼耍赖,不承认实力的此消彼长。在这个问题上反而是美国军队比这些政治家更能够理解和承认现实,因为说到底中美关系还是要靠两军的“硬实力”来作为基础的。
北顿涅茨克市的战局发生重大变动,标志着俄军在“落实解放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政治承诺上实现了后一半的承诺,某种程度上也为俄军结束“特别军事行动”做了进一步的铺垫。
隔离不需要滴水不漏,只要把大头截住,就确保了基本的战场态势。有人从乌克兰战争中解读出战争正在转向有利于防御一方,尤其是大城市成为不可攻克的要塞,这是误读了。
仗打到这个份上,虽然俄乌战争是以全面动员的乌克兰与俄罗斯常备军作为作战双方主力打起来的,但面对双方都不算小的作战伤亡和装备损失,外界也免不了开始用总体战的思维来考虑两国的战争潜力。
印度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它在当前整个国际体系中的位置,使它成为各方拉拢的对象。据说猪在风口上也能飞起来,不知道风口上的大象能不能飞起来。
战术这东西是要跟着技术走的,但同样的技术条件下, 实力强的军队会有它的战术,实力弱的军队肯定也有适应技术背景的另一种战术
由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不懈跟踪,外界也因此获得了更多评估中国航母战斗力生成水平的信息和线索;与此同时,美国海军的作战舰艇结构也正面临着剧烈的变动。
我军航母编队以5驱1护的庞大兵力主动出击,配合航空、天基兵力前出应对强敌航母编队,反映出了我军航母编队的常态化运用以及“拿敌练兵”的斗争新常态。随着我国航母即将产下“三胎”,随时可用的航母编队将为我们带来新的能力和挑战。
不正视历史,不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又在现实中被人牵着鼻子走,缺乏必要的自主性,如此能换来多少他人的“敬重”和“感恩”呢?
这其中今天想说的,是一个历久弥新,似乎难以改变的结论“防空防空,十防九空”,俄军作为世界上陆军防空体系最完善的军队之一,在乌克兰似乎仍然未能解决好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焦头烂额。
从首部航母主题宣传片震撼发布,到中国第二艘两栖攻击舰广西舰以及多艘055型导弹驱逐舰,以及舰上的直-20舰载直升机成军入列的官方消息,再到一款神秘的舰载垂发新导弹的出现,作为世界第二海上力量的中国海军正在几个领域大踏步地取得进展。
塞尔维亚是中型国家,没有本钱建立完整的军工基础,也没有本钱为别人的先进技术试错,只有在先进但成熟的技术中选用,还需要来源多样化。
对于中国人来讲,本周最重要的军事新闻,此次跨大陆运输重要军用物资无疑是我军战略空运能力的直观展示,随着我军大型运输机队奔向100架的规模,新生的战略空军已经初步拥有了影响全球的战略运输能力。
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命名的战舰在军事行动中沉没,无论其具体原因如何,对于参与特别军事行动的俄军士气而言,都是一种不小的打击。而这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军舰命名的重要性。
这是民兵3无法做到的事情——或者说如果要把民兵3改进到能够实现这个任务,那其实和研制一种全新的导弹也没区别了。
中东人对中国的误解既广泛又深刻,三观也与中国差异巨大,使得他们难以明白中国的政策与理论。他们执迷于“龙的圈子”,就怎么也不可能真正理解中方“求同存异”的主张。怎样应对这种复杂的局面,是中国需要解决的课题。
从俄乌冲突爆发至今,我们看到印度国内围绕其外交政策,特别是与美俄关系进行着激烈的辩论,但实际上对印度的对外政策真正有影响的精英阶层与一般知识分子在此问题上的态度差别很大。
郭老说:“这生,我以我父亲为荣为傲,虽然我还没来得及叫他一声爹,他就离开了我。但我在经历苦难时,他都是我心灵的支柱,他的英勇顽强永远铭刻在我心中。作为一名革命烈士的后代,我不想辜负他。”
某种程度上,战争形态又回到了笔者在乌克兰战争爆发前的“翻车言论”:俄军由于规模所限,不大可能在乌克兰全境发起大规模作战行动,其主要兵力和行动都会集中于顿巴斯地区。而这场乌克兰无意结束、俄罗斯又不可能在目前情况下结束的战争,注定还要迎来第二轮杀戮。
现在解决阿富汗问题的一个关键在于印巴两国能不能达成一致。由于美国推行它的“印太战略”,并且千方百计要提升印度的战略地位,巴基斯坦方面是比较焦虑的。
“火星炮-17”仅论起飞质量,它超过了美国所有的固体洲际核导弹,也远在中国的东风41之上。即便是最糟糕的估计,“火星炮-17”也足以把1.35吨的弹头投送至美国首都。但核威慑是大国的玩具,朝鲜想加入这个俱乐部,前方的路还有很长。
可以预见到的是,此次试射标志着朝鲜的核武力进入到新的时代。朝鲜未来会将各种新的导弹突防技术不断安装到“火星炮-17”。朝鲜信号是明确的,无论美韩日等周边国家如何加强军事同盟和军事施压,朝鲜都将步入一个主体核武力的新时代。
美国和乌克兰的官员们为这一天已经准备很久了。我自己预估,一个抵抗俄罗斯的地下组织已经有了通信基础设施、情报收集能力和行动计划。而且,前期支持抵御侵略者的防御策略,可以较快转变为针对占领军的骚扰策略。
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有什么人出于某种原因,到了这里,可能只做短暂停留——而为了攻击这个稍纵即逝的时间敏感目标,俄罗斯不惜发射了一枚“匕首"来取某人性命呢?
乌克兰战争的局势以及各国围绕乌克兰战争展开的大国博弈在继续进行,同时,巴基斯坦空军为本国空军接收的歼-10C战机大办亮相典礼,印度却低调地展开了新一代的“先进中型战斗机”(AMCA)样机的制造工作。南亚次大陆就这样开始了新的一轮的空中力量技术竞赛。
俄军暴露出来的种种原因还是国力问题。俄军的军费有限,其空天军机队规模仅有解放军的字面意义上的零头。即便外界观察家再找借口,开战10天以来空天军的缺席都是不应该的,尤其是空天军强击力量是苏俄式进攻战役体系中不可或缺少的一环。
除了个别教训之外,海湾战争还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展示了现代战争的打法,并向其提供了成为世界级军事力量的路线图。2015年颁布的《中国的军事战略》明确提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期望如何打赢现代战争:“运用诸军兵种一体化作战力量,实施信息主导、精打要害、联合制胜的体系作战。”
俄军以5万左右的作战部队,就成功切断乌克兰东部前线十多万大军退路,形成了使之几乎陷入绝境的态势,从军事艺术角度说是可以拿到高分的。
本周全世界都高度关注的军事新闻莫过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可能爆发的全面战争。由于美国和西方媒体的连续煽动造势,2月16日在几天之内就被外界当成了俄乌战争爆发的“起爆点”,而如今16日已经过去很久,俄乌边境没有战争,却也没有暂停军事对峙。
父亲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这是他最引以为傲的一件事。从小,我就听着父亲在饭桌上讲故事,被他绘声绘色的讲述逗得捧腹大笑的同时,不曾认识到背后隐藏的另一种深刻残酷的面目。当偶尔瞥见父亲流露出默然沉思的神情时,我不禁想认真严肃地去了解他所历经的那场战争。
革命斗争的胜利证实了老一套勋奖体系的有效性:我军荣誉奖赏虽然不够细分,但部队立功受奖的公正权威性得到了贯彻,极大地调动了指战员们的战斗热情。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这一不够完善的制度为日后勋奖制度的正规化带去了巨大的历史惯性。
在科技发展放缓的时候,可以用概念刺激股市,在综合国力下降的时候,可以靠虚拟国际危机,但这样的“虚拟实力”碰到了需要真实检验的时候呢?
1月24日解放军大规模机群出动在南海展开实战化演训之后,美国航母编队目前应该也不会距离战机坠海位置太远,以便出现相关情况及时应对。考虑到搜索和打捞F-35C战机几乎必定旷日持久,未来几个月中美两国在南海上的博弈也自然将充满变数。
强调与欧洲在经贸上的连结与价值观上的同轨,但在乌克兰问题上保持沉默,显见台当局唱得心虚。吴钊燮去年还在强调中国大陆会引发世界大战,但随着乌克兰的局势升温,美国蓄意捏造“邪恶轴心”,以及俄罗斯的摊牌,台湾“断交部长”就闭嘴了,因为去年嚷嚷是嗨假的,而人家现在是玩真的。
美军虽然已经意识到了人员、舰机的超强度运转以及设备更新迭代周期强行压缩的危害,也试图通过补充人员和调整技术投入来修补漏洞,但在目前以南海为核心的印太军事安全战略的安排下,美军不得不铤而走险。
上半场的“俄攻美守”,以俄罗斯“初胜”收场,其标志事件就是美国答应给俄罗斯提供书面回复,实际上意味着拜登公开承认了俄罗斯的核心关切与具体要求。按照俄专家的说法,至少在官方层面,这是两德统一以来美西方首次公开展示出这样的姿态。
现在美国的亚太基地群,尤其在第一岛链基地群,非但难以起到100年前海洋霸主的海外基地战略作用,反而成了陆权国家远程陆基武器理想的打击目标。现代技术下的各种远程陆基武器对固定目标的打击精度非常高,已经可以精确到米级。
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无所作为,让“管杀不管埋”的本性暴露无遗。克里米亚问题则锁定了西方的困局:西方无意帮乌克兰“夺回”克里米亚,更无意承认俄罗斯“收回”的现实。在两难中,乌克兰的泥潭越拖越深,越拖越烂。
无论外界如何猜测,金正恩时代的朝鲜是一个正常国家,朝鲜的政策和目标是公开的,其领导层的决策和行为都是以朝鲜利益为前提的。进入1月后,朝鲜的一系列动作虽然有所加快,但其行为动机并未偏离去年朝鲜劳动党“八大”制定的一系列新路线.
美国的DDGX反过来证明了,055确实领先他们一步。当初解放军讨论055设计方案的时候曾经提出排水量更大的“目标舰”方案,可能真的是相当超前,只不过最后为了控制预算和提高下饺子的速度,才折中选择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排水量12000吨的方案。
“所有希望真理战胜克利夫达的人,要让真理之星永远照耀着劳苦大众,让他们过上轻松的生活。大家都应该去参加红军,在额上佩戴一颗红星,与克利夫达的追随者——沙皇、亲王、地主和资产阶级作斗争!同志们,在红星下集合吧!因为她是真理之星!”
先进的战役和战术打击手段实际上是提高核门槛的,只有在快要满盘皆属的时候,才会诉诸玉石俱焚。朝鲜发展高超弹其实是降低半岛核风险的,当然前提是朝鲜的高超弹有足够多、足够精确。现在来看,朝鲜的高超弹技术是超出其一般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还是比较厉害的。
中国西部邻国哈萨克斯坦遭遇了该国自1991年独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动乱,长期相对安定的哈萨克斯坦发生的这一切,无疑让人们对于中亚地区眼下的政治格局做出了更多的思考。而朝鲜试射又一型高超音速武器,在这一炙手可热的技术竞争领域又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五角星标志代表革命者新军的优势:它有用于俄罗斯军队的传统,但与君主制没有稳定的联系。此外,它的近代来源可以追溯到法国大革命,而俄国的1905年革命和十月革命,与法国大革命在欧洲近代革命历史叙事上是一脉相承的。
回顾这个不太平凡的一年,我们发现,随着我国稳步推进军力建设规划,很多前几年我们还认为新鲜的东西,已经成为了新时代随处可见的东西。我们会惊讶于自己很快就习惯了这些军事发展的成就。
这次美军的军改方案,还是有亮点的,基本上还是承认和面对现实,在修修补补就能保持优势的欧洲地区,就积极修补一下,在已经搞不好了的亚太地区,也认清现实。反正亚太地区如果有冲突,肯定也不是靠美国陆军为主去打的,请一等人、二等人和四等人多努力吧!
作为又一宗重要的美法军贸争端,此事在反映美国与其他军贸大国的“摩擦”上颇具代表性;与此同时,俄罗斯正式推出了本国大型无人机“猎人”的首架原型机,相比此前的验证机有了不少技术进步,也反映了俄罗斯对于大型化无人机“有所作为”的选择和态度。
这几年来,解放军“军改”带来的丰厚成果,让见识过我军威能的印军东施效颦。拉瓦特可能到死也不会理解,为何解放军看起来轻轻松松就能推动的改革,在这些地区重演一次会变得无比艰难,以至于有些人身败名裂,有些人因此丧命。
日本要干涉台湾军事冲突,实际上是一种自杀行为。在现实限制下军力弱小,进行干涉必然遭到报复,显然是一种自杀行为;而如果要把实力增强到能够进行干涉的最低限度,显然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杀。日澳就像是为虎作伥的伥鬼打算自己做个肉体,然后去挑战武松。
自2010年以来,中国海军医疗船“和平方舟”号巡游世界,已为数十万人提供了医疗服务。如果说中国最大的驱逐舰“南昌”号代表了中国的硬实力,那么“和平方舟”则传递了另一面信息:大国的实力恰恰在于谦逊。
随着中国核潜艇建造基础设施的全面更新升级,中国海军在核潜艇领域的新一轮技术跃升已经箭在弦上,中美两国围绕核潜艇的水下技术竞争,也毫无疑问已经蓄势待发。
具体到谈判条件上,美国希望用还没有完成研发的陆基中导,对掉中国已经列装并形成战斗力的陆基中导。美国寄希望于用核存量优势换取中国的常规优势,或者双方“各退一步”,同时停止发展核武器,以保持自己的核规模优势……
明年5月底前澳大利亚将举行联邦议会选举。在此过程中,澳大利亚反华势力还有可能进一步制造事端,或者在重大问题上进行性质恶劣的挑衅。中澳关系在近期内改善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已经在亚太地区取得了技术优势,而美国对此其实没有办法。当然关于这件事,美国的技术官僚们是明白的,问题是在于政治圈是否愿意接受这个现实。
对于英国雄心勃勃地“转向印太”,中国首先要保持战略定力,既要正视英国未来成为“印太”重要地缘政治力量的可能,也要识破英国“趁机议价”的机会主义用心。
美国公布的年度中国军力报告,让过去半年中各种围绕中国军事力量发展的推测和讨论,从单纯的舆论和学界走向了美国军界和政界。在这其中,美国对于中国核力量建设进度的更新与对中国核战略变化的推测,以及对中国海空力量进一步发展的关注,是今年军力报告的两大重点。
抛开性能不谈,双座型歼-20的出现有一定历史意义。中国长期是航空工业的落后国,我国的歼击机以仿制为主,而歼-20战机及其双座衍生型,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是一款理念原创、构型原创的中国战机,是实至名归的全球首款双座五代机。在战斗机诞生一百余年的今天,轮到中国来引领世界航空工业的发展方向了。
一方面,英国《金融时报》在10月16日刊发独家报道,炒作中国所谓的“环球高超声速武器”试验,另一方面,美国在本周密集进行了两次高超声速武器试验,结果却是意味深长的一成一败;与此同时,中俄海军的环日航行,无疑反映了东亚海权发展的一些新变化。
台海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大陆军主义不可能成功。这不是海军保护陆军的海洋侧翼的问题,而是必须首先夺取海洋,才谈得上陆军的胜利。这也不是海上拒止就足够的,需要海上控制。不仅要拒绝敌人使用海洋达到战争目的,还要确保自己能使用海洋达到战争目的。
8月试射的秘密载荷,无论其试验科目是什么,都不应该是美国人所指责的核投掷载具。虽然我国会发展与国力相匹配的战略能力,但对于美国妄图“空间军事化”的“贼喊捉贼”炒作,我们一定要擦亮双眼。
本周,朝鲜举办了“防卫2021”国防展,在这次展会上,他们展示了一系列先进导弹武器和“概念性”武器装备。但是,似乎西方国家都假装没有认真看朝鲜人到底展示了什么。其实他们当然不可能没有认真看。
在空情不利的情况下,台军“长白”雷达被迫开机,采取跳频战术应对解放军的噪音压制。其他频段的雷达也开机,并采取无源探测技术跟踪我军战机。在某型战机的干扰下,台军雷达“核实”了空情,发现了空域“确实”有“数十架歼-16”进行巡航。
中美双方在该水域的频繁大规模活动,再考虑到美国海军也有舰艇参加了英国航母编队,不能排除这一系列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目的之一,就是在为受损的“康涅狄格”号核潜艇行动提供一定的掩护。
正是这些装备的存在,才让解放军的战斗力量能够完整,让我军的作战行动真正犀利起来,让我军区别于那些醉心于全世界花样采购先进战斗机的囤积型空军。
这场演习让我感觉真正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是美国组建“多域特遣队”以来第一次相关的公开报道,让我们得以一窥其面貌,对于我们真正理解美国人“玄学”一般的“多域战”理论也有所帮助。
如果英美为澳大利亚“量身定做”一款核反应堆,至少需要数十亿美元的研发费用;而如果按美英现成的核反应堆设计更大的澳大利亚核潜艇,造价和成本也会迅速上涨。再考虑到澳大利亚还要在本国建造核潜艇和装置核反应堆,这其中可能遇到的麻烦,恐怕只有昏了头的澳大利亚政府才能干得出来。
塔利班的军事准备则更为实际,效仿老马苏德,以塔吉克族山民为主体,成立了数个山地兵队,将之秘密投入作战。这些士兵不穿防具,只携带必要的武器和弹药和物资,在夜间利用夜视设备爬过陡峭的岩壁并隐蔽,并在那里静候后续部队一同进攻。
它的射程对于威胁美国来说显著不足,而对于打击韩国而言又明显过剩,但对付日本却是“刚刚好”。面对巡航导弹的威胁,反弹道导弹的武器装备即使不能说完全无用,基本上也是驴唇不对马嘴。
在朱日和,各级参演指战员感受最深刻的,就是满广志所在部队的高士官比例和指挥员对新质作战力量的协调指挥能力。这带来了人员素质上的巨大优势。素质差距加上满广志部队对主场的熟悉,以及导调组临机设置的种种贴近实战化的难题,导致各部队往往被打出低分。
这被台湾部分人视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必然爆发”征兆的美国大演习,居然对中美间最有可能出现兵戎相见的情形“视而不见”了,各位觉得这是因为美国海军很有信心呢,还是心虚得不行了呢?
我与援朝叔告别前,他动情地说:“回国的烈士遗骸里,没有我的父亲们,但每次看到英烈回国,我都觉得是我的亲人们回家了。如果朝鲜152号墓地开放了,只要我还能挪得动步子,爸爸啊,我一定到你墓前来看你,现在祖国处处在把你们的故事传唱,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
自中国撤回大使后,立陶宛官方闭上了嘴,企图在台面下私了,还得靠美国与欧盟安抚压惊,但日本尚有升高反华温度的战略空间,可见打台湾牌,老练者会跺碎步,稚嫩者才跨大步,美国没教给立陶宛的阴招,日本亲自示范。
台海军事力量平衡早已失衡,而差距越拉越大,已经到了蔡英文想师承朝鲜的地步了。“源头打击”算是蔡英文“病急乱投医”的产物。但岛内政治环境并不支持蔡英文“先军”,同时台军与朝鲜的导弹技术差距,中间少说隔着一个伊朗……
阿富汗的经济无疑也是美军撤出之后的一个大挑战。2019年,阿富汗人均GDP仅有不到500美元,而其人均收入则有530美元,这种倒挂的情况表明外国援助在阿富汗经济生活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军控圈”大可不必悲观失望,为美国决策层提出更多有见地的意见,帮助美国政府在正确的方向上迈出关键性的一步,这恰恰是军控可以大有作为的发力点嘛。
本周最重要的军事新闻,无疑是东北亚地区“群英荟萃五代机开会”。在“卡尔·文森”号航母从圣迭戈出发前往印太地区,“伊丽莎白女王”战斗群抵达横须贺以后,中国周边国家部署的五代机数量将首次突破100架,达到了新高峰。
在过去二十年,中国开始在更多领域崛起,其崛起幅度和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随着她的崛起,原本在这个世界无可匹敌的超级大国有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套用捷克前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的话说,这一切发生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还没有时间感到惊讶。
在本周纷繁复杂的国际军事新闻中,解放军迎来了建军94周年的纪念日,而在大洋彼岸,美国媒体和美国军界正在热烈讨论的话题同样也和解放军有关:西方媒体炒作在中国西部发现的大量新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又进一步引发了有关中国核武库和核战略发展方向的讨论。
独立自主,强化基础,是一个国家发展强大军事工业和国防能力的根本依托,而当今世界上真正能实现这一点的国家,实在不多。幸好,我们不仅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有希望的那一个,没有之一。
尽管苏霍伊局大大方方承认新五代机和中国FC-31一样,是自筹经费研制项目,但它有更独特的设计取舍思路:在产品30发动机的基础上,研制一款有一定打击能力,注重飞行性能的五代机。不过,一款五代机能否列装,最终还要取决于国家的命运。
本周,美国空军再次向外展示了B-21战略轰炸机的最新外观想象图,还向雷神公司授出了价值20亿美元的合同,用于开发可携带核弹头的新一代空射远程巡航导弹 。美国作为技术领先者,其战略核武器的决策和发展方向,无疑对于其他国家有着不小的借鉴意义。
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正巧死在我们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前夜,没有看到15架歼-20编队飞过天安门广场的这一幕。这倒是让我想到一些事,美国现在正在折腾的新一轮军事改革,会重蹈当年拉姆斯菲尔德军改的覆辙吗?
从5月开始,塔利班发言人和记者,就不断发布投降的政府军蹲坐在一起等待塔利班发放路费回家的视频。阿富汗塔利班虽然在治理实践和军事斗争上获得了一定的进步属性,但依然以瓦哈比派教权思想作为指导。这帮助塔利班获得了政治认同,但也阻止其全国夺权。
本周,美国海军向国会提交了更新版的年度长期造船计划,对近年来反复讨论和调整的美海军舰队规模和未来的造舰计划再度进行了调整。这种调整毫无疑问是针对西太平洋正在崛起的新兴海军大国,并且伴随着其大国竞争对手在海军建设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进行修正。
这样一看最后你会发现,韩国海军建造航母的唯一目的,是和邻国搞“内卷”……韩国要是不跟进造航母,是不是就丢人了啊?但是,都要正经研制航母了,最后做出来和日本海自藏着掖着搞出来的航母大差不差,那怎么行呢?还要被人家嘲讽连印度都不如……
老战士的家人知晓我的来意,小心翼翼地将收纳盒从卧室里抱了出来。我将小盒子里的物件一一拿出、细细排列。在我眼前的不是毫无生气的旧物,而是时光回溯的开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枪林弹雨、战火纷飞,是两位老战士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